如何建立亲密又安全的亲子关系

—希望之声广播电台‘健康心灵讲座’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陈教授透过自身与他人的故事陪伴听众一起思索问题的根本与更好的解决之道,鼓励每个家庭成员找到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一块净地,寻回做人的良心,并透过团体活动为现场听众开个小型心理工作坊,引导大家真情面对面,体验无私的心境。

担任台湾台北教育局教师研习教授,拥有台大医学院且拥有三个硕士学位的陈彦玲教授于开场时表示,学历可以透过读书获得,但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历,而是怎么生活。
她指出,人的生活应包含两大目的,其一为往上升华,另一为向善的方向去。

陈彦玲教授介绍

陈彦玲教授关心孩子,关心孩子的教育,更关心孩子是否知道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陈彦玲教授从小就很会念书,念的都是第一志愿的学府,成绩也常名列第一。她拥有台大医学院硕士,美国儿童发展硕士及资优教育硕士等傲人的学历。对她而言,读书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事实不然,因为她一直无法从教科书中找到生命的目的为何。带着这些困惑,一直到在美国工作时,生命才得到了新的启发。

珍视生命本质 不受观念所限

硕士毕业后,她到加州公立小学的资优班任教,教学工作相当愉快。她发现这些自信且自重的孩子,完全是自发性的学习,老师不需要特别的奖励或处罚,他们懂得念书的目的为何。从这些孩子的身上,她看到了生命本身的珍贵,而她从小到大,即使拿到大奖,也从没这种感觉。于是,她发现两地教育本质的差异。

陈教授表示,当一个社会,只重视人的单一价值,以成绩和工作成就做为取向时,如此便忽视了品德教育,也轻忽了人际对待,更无法了解生命本身的价值,人的真诚没了,合作被竞争取而代之。

她的另一个小故事也发人深省。她刚到美国时是念先修班,成绩很好,当要正式申请学校时,赫然发现托褔期限已过。为了省钱,更不想浪费时间再去看托福的书,她跑到主管机关,问了承办人员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托福?”对方客气的回答:“要证明语文能力。”接着她又问:“如果已先修过一些课程,成绩很好,也可获得认教老师的推荐信,还需要这项资格吗?”那个承办人员与主管研究几分钟后,回答她:“不需要了。”这个经验让她学到,原来一句话,一个真诚的态度,加上自信,居然可以打破全世界公认的规定,而不需要受限于既有的观念和框框中。

传授丰富经验 师长受益无数

回国后,她在台大医院开过资优特别门诊,除了辅导资优孩子之外,她也不忘提醒他们的父母,要了解孩子对自我,对生命的看法。她也曾在政大教授特殊教育课程,学生得自己为自己打分数。她希望这些学生真正了解分数的意义,将来进入教职之后,才能更细心去发现孩子的潜力。目前许多国小会请她设计一些课程,协助学校老师,进行学生的辅导,并推广亲职教育。

三个孩子的妈 智慧慈善应变

她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老大十一岁、老二六岁,老三是一岁大的娃娃,都是她自己带大,亲自喂母奶,问她演讲时如何处理,她回答:“如果没人可托,就带着去演讲。”她回忆老大一年级时,有一回去接他下课,正好看到儿子的眼睛被一个小朋友打伤,小朋友辩称打错人。她请老师不要处罚这个孩子,让她来沟通。她告诉那个小朋友,这几天的时间,同学眼睛痛不能来上学了,要请他仔细听课,才能当他的小老师。另外,她也机会教育其他孩子,请全班小朋友都想一想,大家要如何协助一个眼睛受伤的同学,在环境上应做那些改变。

结束了这段采访,我看到了陈教授不为名、不为利,真心的关心教育的本质,更能感受到她对人的真诚关怀。她很愿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协助读者来共同探索孩子的心智发展。欢迎您的参与!

讲座时间:10月31日上午10:30am﹐地点:法拉盛文教中心﹐讲师:陈彦玲教授(曾任:台大医院儿童精神科研究员、政大教育学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区中辍生辅导计划督导、台北县七星区辅导团督导)。

*资料来源﹕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陈灿坤、黄淑莉╱云林报导〕笃信宗教的云林县某国小杨姓老师及夫婿,认为社会太乱,坚持不让今年应就读小学的女儿入学,而把女儿留在教会学习,小女童的祖父母担心孙女前途,四处陈情,更不惜以断绝亲子关系威胁,仍无法改变儿子、媳妇的想法。
  • 手牵手走路可以促进亲子关系,但中医师提醒若过度硬拉,可能会造成孩童手臂脱位的伤害。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医师简俊安今天表示,大人与小孩的身高悬殊,许多大人们在穿越马路或赶时间时,总会硬拉孩童的手前进,一不留心就可能造成孩童手臂桡骨半脱位,让孩童痛苦难耐。
  • 不管多忙,如果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益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陪孩子读书更是上选。陪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不但能使亲子关系甜甜蜜蜜,也能在孩子心智发展方面起到相当不错的促进作用,这比什么礼物、吃什么补品都强。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 在废弃的童子军营地抚养在家上学的孩子意味着永远没有干净的双手——因为他们要建造小木屋、树桩日晷,以及在小溪边钓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