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3d走势图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关掉电视 日子更好过

陈怡文、陈柏年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陈彦玲老师家中十几年来都不看电视,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有没有资讯焦虑?她的小孩和同学相处会不会有落差?彦玲老师日前接受教育广播电台的专访,畅谈她如何远离最令父母头痛的媒体污染,使孩子免于电视效应,营造纯净的生活环境。且听她一一细说从头……

自我负责的生命态度

教育学养、资历丰富的陈彦玲老师,常被人冠以“专家”的头衔。然而她却为专家下了一个崭新的定义: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美好的家,“专家”就是“专”门带领人们回到自己心灵的“家”;让孩子清楚生命是珍贵的、自然而然的展现生命的美好。因此她的许多建议是从“返本归真”的角度出发,感觉格外中肯、珍贵。

彦玲老师家中近十年没有电视,出门也没有手机。她说:“我在美国是研究‘儿童发展与特殊教育’,出国前在台大医学院论文写的则是‘孩子的阅读成就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所接触的文献或研究结果,都显示媒体对孩子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由于无法二十四小时陪在孩子身边,一一拣择与把关资讯来源,彦玲老师在衡量购买手机、电视给孩子的后果与责任之后,愉悦地摒弃这个需求。她说:“我觉得这是我自我负责的一个态度。”

电磁波的不良影响

日本江本胜博士所作的水结晶实验发现,将放在电视旁边的水拿来作高速摄影处理后,发现这水分子是无法结晶的!人的身体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儿童的身体,水分所占的比例更高(所以孩子的皮肤才会水水嫩嫩的),从这里就很明显可以看出电磁波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缺乏双向沟通,让人变冷漠

彦玲老师指出不管是媒体也好、故事书也好,都是一种工具。这些工具到底要带领人们往哪个方向去,是很重要、要小心厘清的部分。电视本身是种缺乏双向沟通的媒体,没有互动与行动的要求。研究发现在电视机前坐久了,人们会觉得电视上播出的内容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911这么一件国际大事,由于画面不断地重复播映,反而让人变得漠然,不会有“我必要起而行做点什么”的想法。

看不见的危机:急促

在美国,新闻主播必须将稿子改写成小学二年级可以听得懂的英文,仔细去听美国的新闻,会发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节奏都没有台湾那么快。彦玲老师常常建议家长做个实验:把电视新闻开着,但眼睛不要看,仔细听一段时间,会发现呼吸开始急促,因为台湾的新闻语言节奏都很快。彦玲老师在精神科工作,很清楚如果人长期处在一个比较急促的环境,精神比较容易紧绷。在紧绷的状况下,人的免疫力会下降,而免疫力一旦下降,也就更易被一些感染疾病所侵袭。

电视节目带来的影响,除了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需要父母亲特别留意。

透析儿童节目的价值观

彦玲老师承认儿童节目还是有不错的制作,但毕竟都只是工具。当家长提供这样工具时,要有自我负责的态度;也就是说在选择工具之前,是不是真的仔细了解过此媒体的背后,意图建构哪一种价值观?如果是一些诉求比较不清楚的,孩子可能就会在价值观上产生混淆。

一九八五年联合国曾经提出一个警告:二十世纪所有在地球上的政府,必须花费最多的人力、时间、政策来面对人类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分别是“价值观”、“伦理”及“道德”的败坏。然而才过了十五年,二○○○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人类当今三大疾病:“癌症”、“忧郁症”与“爱滋病”。而这三个疾病跟之前提的人类的三大难题,有直接的相对关系。

由于电视成为现代生活最强大的价值观传播权威,父母面对拣择电视节目时,能不特别慎重吗?(待续)

(本文受访者陈彦玲曾任台大医院儿童精神科研究员、政大教育学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区中辍生辅导计划督导、台北县七星区辅导团督导,现为台北县市教育局教师研习教授)

资料来源:教育广播电台“媒体观察站”节目。

转载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 在废弃的童子军营地抚养在家上学的孩子意味着永远没有干净的双手——因为他们要建造小木屋、树桩日晷,以及在小溪边钓鱼。
  • 英文谚语说:“笑是最好的良药。”但笑还有其他的好处。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育儿工具,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因此,有时候父母跟子女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错的。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