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受助脱贫 崇光部落把爱传出去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花孟璟╱花莲报导〕太鲁阁族人聚居的花莲县秀林乡崇光部落,虽然位置偏僻,居民经济状况不佳,不过多年来崇光部落陆续出了十多个老师、医师以及护士,他们年幼时都因世界展望会资助,而有今日成就,昨天这些昔日的贫困儿童,回到崇光部落的基督教会围炉。

  秀林乡崇光部落位于中央山脉山腰上,地理位置偏远,距离花莲市有廿多公里,这里居民多数是太鲁阁族人,在山区种生姜、山苏维持生计,居民普遍生活穷困,在崇光长老教会协助下,当地许多儿童,陆续接受台湾世界展望会资助,有些资助儿童,还是兄弟姊妹、堂兄妹全都是展望会的受助童。

  例如南澳卫生所牙医高春明一家三兄弟,都曾受展望会资助,高春明的弟弟高春望,也在台东兰屿当医生;秀林乡文兰国小总务主任艾石生、玉里镇三民国中辅导老师艾美英则是堂兄妹。

  台湾世界展望会昨天在崇光基督长老教会,举办“四十年寻根之旅暨岁末围炉”活动,共有十多个当年的受助个案参加,将接受帮助、乃至于刻苦自立的过程,与崇光部落的族人分享,展望会社工表示,崇光部落历年的受助儿童,有四人成为医师、三人成为教师、九名是护士,警察也有一人,至今崇光部落仍有十多名儿童接受展望会资助。

  卅二岁的高春明说,他小时候家境很不好,父母为了养活全家,长年在外地工作,兄弟们留在部落生活,若非展望会的帮助,给他心灵上、生活上最大的支持,也不会有今天的他;艾石生也表示,愈是穷苦的人,愈懂得感恩、惜福,他感恩国外资助人给他的帮助。

  而每一位上台分享的资助人,共同的愿望都是希望把自己的力量散布出去,因此这些曾受展望会资助的个案,昨天也宣示将加入展望会“为刚果奇米洛洛计划区建校”的计划。

  会后教会举办的岁末感恩围炉活动,部落居民共同集资杀一头二百多斤的大猪,烹煮多样太鲁阁族的传统菜色。

好心外国人 听见她卑微的心愿

〔记者花孟璟╱花莲报导〕家住花莲县玉里镇的赖丽花,廿七年来一心只希望找到曾经帮助她的世界展望会国外资助人,去年底终于连络上了,她捧着廿几年来珍藏在皮包的资助人照片,以及对方最近寄来台湾的信件,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到美国,向资助人说谢谢。

  卅六岁的赖丽花是阿美族,出生在玉里镇德武部落,父亲以佃农工作,养活一家六口,赖丽花记忆中的童年,除了每到开学没有钱缴学费,就连蒸便当的钱也拿不出来,家徒四壁,生活非常困苦。

  念小学三年级时,透过德武教会里的牧师帮忙,赖丽花开始接受展望会帮助,由一位美国资助人认养。她说,当时她只要有时间,就给资助人写信,但是她不知道资助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金头发的美国人,信件开头也只能写“亲爱的资助人您好”。

  在信中,赖丽花提到家里客厅没有椅子,客厅加饭厅只有一张桌子,吃饭、读书都在上面,浴室甚至没有遮蔽的隔间。

  过了不久,展望会的社工送来客厅椅子和一张折叠式写字桌、甚至还为赖家造了一堵水泥隔间,原来是爱心的资助人寄美金到台湾,帮助赖家改善环境。赖丽花说,自己卑微的心愿,居然有人听见了;资助人买的客厅椅子,虽然经过廿多年,赖家还舍不得丢掉,使用至今。

  在丽花一再地写信请求下,美国资助人在她小学四年级那年,寄来全家福的照片,照片中资助人唐.马戴乐尼(Don Magdalany)夫妇和一对儿女,一家和乐融融的样子,成为丽花的宝贝;虽然到了赖丽花国一后,对方就停止资助,不过赖丽花却未忘记资助人,廿七年来她总是随身携带照片,当她无助、徬徨时,她就会拿出照片低头默祷。

  赖丽花后来到玉山神学院任职,丈夫则是花莲寿山长老教会的牧师,她说,廿多年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资助人,当面感谢他。

  在展望会工作人员协助下,辗转连络美国、香港的社工,找寻遗失的档案资料,去年终于连络上马戴乐尼。六十岁的马戴乐尼目前在纽约担任助理牧师,当他得知丽花念了神学院,也在神学院、教会工作时,感到非常奇妙,立刻回信,他很高兴能帮赖丽花一臂之力;不过他因身体状况不好,无法负荷长时间飞行,因此无法来台。

  赖丽花表示,世界展望会的资助个案中,能够和廿多年前国外资助人连络上者,少之又少,遑论当面言谢,尤其当受助儿童长大后,资助人往往也年老体衰、甚至离开人间,因此她很珍惜、感谢自己还有机会,能向对方说声感谢。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