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在线赌场排名官网-在线赌场排名开户-在线赌场排名注册

六十四卦杂记 —“山水蹇”

沈家铨
font print 人气: 13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7日讯】上坎(水)下艮(山)其名“山水蹇”。“蹇”者﹐难也﹐跛也(原意是行走困难﹐有如虽有足而不能善行)﹐不速也。象曰﹕“山水有水﹐蹇﹐君子反身脩德”。山下有水是为“蒙”﹐山上有水是为“蹇”。“蒙”者﹐莫知所往也(可参考六十四卦杂记—山水蒙)。“蹇”者﹐山上有水﹐水性下注﹐但是由于山势嶙峋﹐不能畅流通下﹐就好像有一件本来是顺顺当当的事情﹐但因外物的阻碍﹐而变得曲曲挠挠。
常人只要一受到了挫折﹐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归咎于别人以求自保﹐然后再去怨天尤人﹐怨自己生不逢辰﹐尤别人心黑手辣﹐却绝不会去自求反省。而有智慧的人只要一受到了挫折﹐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求诸己﹐而不是去怨天尤人﹐这就是说﹐当我们行有不逮的时候﹐首先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然后客观地去反省自己去找出使遭到蹇难得原因﹐来作为“前车之鉴”。这也就是﹐常人和知者﹐失败者和成功者不同的地方。
至于“王夫之”先生﹐在他所撰写的“周易内传”﹐他对这句象辞﹐却有着他自己的另外一种解说﹐“王夫之”说﹕山上之水﹐幽细渟凝﹐旋以润山﹐而不急于流行﹐君子之修德﹐取法于此﹐为之难﹐言之讱﹐厥疑而慎言其余﹐厥殆而慎行其余﹐欿然若不足﹐意诚而身自润矣”。这是说﹐上山的水能够不竭﹐那是因为水能幽咽细流于坎坷之间。山上的水能够滋润山岩﹐那是因为水能幽细渟凝于山石之间。有了智慧的人看到了这种情境﹐才忽然恍然大悟﹔君子修德应效法山上之水一样﹐“不速于行”﹐也“无驰驱之心”﹐在平时要多听多看﹐对于有怀疑的地方﹐则先予以保留﹐对没有怀疑的地方﹐也要谨慎地说出来﹐以及小心地实行﹐(言之讱﹐为之难)﹐处处要显得不足而不自满﹐意诚(尽性)而身自修矣﹗由此可见﹐“周易”中的象辞﹐也只是因为古人因象而领悟出来的一种对人生的启示。
笔者也曾一再强调过﹐我们绝对不能苟同﹐“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大小象辞﹐就是天底下的唯一解释﹔有很多研究“周易”的学者﹐他们常常只会努力去钻研“周易”中每一个字的来源﹐笔者认为﹐这样做不但失去了灵活性﹐同时亦置“周易”于枯燥而死板。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和悟性﹐去开创出另一种简明易懂的卦辞﹐爻辞﹐及大小象辞﹐就象“王夫之”先生一样﹐因山上有水下注的意境﹐而悟出了他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所以研究“周易”绝不能死背﹐“强记”﹐更不能泥于表面上的解释﹐要知道去活用﹐要知道去通变﹐尤其是当我们把各种辞类用在“易占”上面的时候﹐更是要因所问的问题的“时”,“位”﹑“背景”……而做灵活解释﹐不然我们将不会得到一个准确答案﹐而只会流于江湖郎中“模棱两可”的骗人手法了。
卦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西南”和“东北”二者都是方向的名称﹐但是在解释爻辞的时候﹐我们就不可以去直接解释为“西南”方向﹐或是“东北”方向。我们从文王后天八卦图来看﹐“西南”方是“坤”卦﹐“东北”方是“艮”卦。“坤卦的卦性是宽广厚实﹐平易顺从﹐凡事只宜“后”而不宜“先”。“艮”的卦性是“停止”﹐固执不变﹐高耸险阻﹐凡是只宜留止而不利于进。了解了“西南”和“东北”真正的意思之后﹐整句卦辞就可以解释成﹕“当我们面对着艰难和困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顺者时势见险乃止﹐不可逆势而为﹐因为蹇的“止”只是待时而动而非终不动﹐所以在蹇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效法“坤”卦的精神﹐先采取宽广平易的态度﹐顺巽而不先人﹐尽量的避免盲目瞎闯﹐以免越陷越深﹐然后再去寻求能济大难的人才﹐在没有寻求到济蹇的人才之前﹐我们必须坚贞自守﹐因为人如遇艰难而不能贞古﹐则必将流落于邪滥。关于“利西南﹐不利东南”﹐这二句话﹐亦有另外一种说法也可以提供出来供读者参考之用。因为文辞较易﹐所以笔者就全部从书中摘下﹐而不另作解释了。
书曰﹕“周易折中曰﹐“西南”者﹐西方﹐南方也﹐是指二个方向﹐并不是专指“西南”方一个方向。“东北”者﹐东方﹐北方也﹐亦是指二个方向﹐也并不是专指“东北”方一个方向﹐也并不是专指“东北”方一个方向﹐文王之卦﹐阳居东方和北方﹐阴居西方和南方。“阳”先﹐“阴”后。“阳”进﹐“阴”退”﹐并非是指险是指险易﹐利西南者﹐西南后退之位﹐退而居后﹐取其进退合宜﹐不燥动以犯难﹐故为利西南。不利东北者﹐东北先进之位﹐冒先争进﹐不顾犯难﹐取穷之道也﹐故不利东北”。“水山蹇”和“水雷屯”﹐两个卦都是因为外来的险难而停顿﹐但二者的相异之处是在于“时”和“力”。“水雷屯”是因为时机不对而强出头﹐虽有力但时机不对。“山水蹇”是由于自己的力量不足﹐所以才自动地停止下来﹐因此需要一面去充实自己﹐一面则要忍耐的去等待时机的来临。
初六爻曰﹕“往蹇﹑来誉”。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往”者﹐前进也。“来”者﹐后退要﹐往将遇险﹐不如后退待时而往﹐初六在见险之始﹐能见几而止﹐君子应谋事于始也。六二爻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匪躬”者﹐不为个人自己﹐鞠躬尽瘁而已。在解释六二爻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其余的五个爻。初六爻“往蹇﹐来誉”﹐九三爻“往蹇﹐来反”。六四爻“往蹇﹐来连”。九五爻“大蹇﹐朋来”。上六爻“往蹇﹐来硕”。在这六个爻辞之中竟有五个来字。“来”者﹐“不进也”﹐“返回也”﹐“至”也﹐又因爻义和时位的不同﹐“来”字竟有三种解释﹐但却都是含有不进而反的意义﹐也由此可见, 处在蹇时运的时候﹐最妥善的办法就是“不进”。同时在六个爻之中﹐也只有“六二”爻没有“来”字﹐六二爻虽位处中正﹐但本性阴柔又处阴位﹐不能对九五爻有大的作为﹐但是处在蹇难之时﹐九五亦在蹇难之中﹐“六二”和“九五”有如君臣的关系﹐所以“六二”为了尽忠职守﹐亦只好在明知不能为而为的情况之下﹐拼命前往去济“九五”之难﹐虽不能成功﹐鞠躬尽瘁而已。
九三爻曰“往蹇﹐来反”。“反”者﹐反身还归也。“九三”本和“上六”相应﹐但是由于“上六”阴柔不正﹐上进则会有险难﹐故回来和“六二”相比﹐如有同样的东西﹐远取不如返回近折。六四爻曰﹕“往蹇﹐来连”。六四近君(九五)﹐当蹇之时因为己身之材不足以去济九五﹐于是来连于“九三”﹐合力去济九五﹐有如凡是必先亲贤而后可往。九五爻曰﹕“大蹇朋来”。“大蹇”者﹐大难也。“朋”者﹐“六二”也。处大难之时﹐人必先正自己﹐然后人助之。上六爻曰﹕“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大人”者九五也。物极必变﹐上六处蹇之极﹐蹇极而来下应九三﹐相比于九五﹐其志在内﹐其蹇纾矣﹗处蹇之时也正是我们修身之时﹐“中庸”第十四章曰﹕“君子素其位而行素者﹐在也﹐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