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0日讯】上离(火)下兑(泽)其名“火泽睽”。“睽”者﹐“乖异”﹑“反目”﹑“疑惑”﹑“憎恨”也。为卦﹐离火炎上﹐兑泽润下﹐二体相违﹐“睽”之义也。人性是喜欢独揽而厌恶“共享”﹔喜欢“纵”而厌恶“节”﹐所以睽的成因都是由于人性自私以及独揽之心的作崇。况且“睽”几乎都是发生在平常和自己最接近的人身上﹐因为对自己最接近的人往往就会比较放纵﹐但是放纵的最大害处就是“易放难收”﹐如果到了自己也觉得实在是放纵得太不像话而想去节制一下﹐那你得到的报赏就是“睽”﹐读者们是不是常常会从你们另一半的身上体会过这种味道﹖所以节制一定要在开始之初﹐而不是在放纵之后.
卦曰﹕“睽﹐小事吉”。由卦像看来是“火上﹐泽下”﹐二体相违异﹐中女(离)在上﹐少女(兑)在下﹐二女共事一夫﹐则发生“乖异”﹑“反目”﹑“猜疑”﹑“憎恨”是必然的结果。“小事吉”者﹔书曰﹕“睽是人情时势偶然之事﹐人如能够委屈周旋﹐徐徐转移﹐也未必会永睽而不能复合”. 简单来讲﹐“小事吉”者﹐是指我们如果能以柔为事﹐小心翼翼地去处事﹐定可变睽为和合。“小事”这二个字﹐在此并不是在指大事小事之分的小事﹐而是指以柔处事。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彖曰以下十八个字已在前面提过故不再重述)。
“易”的惯例一向是对于“阴”居在第五爻的情况都有所不取﹐但独独对“阴”居第五爻的“离”(火泽睽的第五爻)却是赞赏有加﹐那是因为“六五”以柔居尊﹐不但能明照﹐而且能虚心下应阳刚(九二)。故有明柔之材又得九二之应援﹐虽不能合天下之大睽﹐成天下之大事﹐但睽离之小事皆能化凶为吉。世上的事事物物如果没有相睽于先﹐则又哪来的相合﹖书曰﹕“天高地下﹐其象本睽﹐但阳降阴升﹐化育万物之事则同。男阳女阴﹐生理有别﹐其体虽睽﹐但男女交合相求之念则是相通的. 天下飞潜动植﹐其形本睽﹐然配合牝牡﹐感受阴阳﹐生理相同﹐若天地不睽又何能造物﹖男女不睽﹐难成人道﹑万物不睽﹑漫无区别﹑物质虽自睽﹑但物理却自合。只有智者﹐处睽异的时候才能合睽异的作用﹐其事至大﹐故云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这是在告诉我们﹐当处在“睽”的时运﹐我们绝不能直凭常道来处事﹐也不能用忿疾之心去强迫驱使一切﹐我们要在大同之中当有所独异﹐也就是“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如果我们坚持采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那就是自己在替自己找未路了﹐因为在睽时不能够去“大同”﹐就是乱常拂理; 不能够去“独异”﹐就是随俗逐流. 所以处睽之道﹐在表面上仍要和和气气﹐不能怒行于色和人反目﹐但也不随波逐流﹐屈己从人。初九爻曰﹕“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在睽之时﹐人情怪异﹐所以我们应以“去者不追﹐来者不拒的原则为处事待人的标准﹐不然马越追越远(如安静诱引则自回)﹐小人﹑恶人你越不理会﹐就越激起他们的仇恨心里. 这也就是在暗示我们﹐做人做事绝对不可做得太绝﹐也不可太拒人于千里之外。就象孔老夫子讨厌恶人“阳货”﹐虽正面不见“阳货”﹐但仍趁“阳货”不在家而去回拜他﹐这就是不能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最好例子.
九二爻﹕“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在平常君臣如想委屈相求其合﹐本非正道﹐但是当处于睽时就并不为过了。因为委屈相求﹐并不是意味着要枉道迎逢﹐而是一种权宜之计﹐“权宜”者﹐用自己的智慧在反常情况之下﹐选择出一种适当而有效的方法﹐“遇主于巷”者﹐在平时君臣相见必拘堂阶之常分﹐但在非常之时期﹐君臣相见不易﹐如仍固执必拘堂阶之常分﹐那就是不知权变﹐自危之道也。六三爻曰﹕“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在系辞下传第九章说﹕“……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我们翻遍六十四卦﹐也只可发现: 只有“山地谦”的第三爻﹐许之以吉。
“三”之多凶﹐那到不是因为阴在阳位﹐因位不当故凶。也不是因为阳居阳位﹐虽位当﹐但因过刚而凶。因为在六十四卦之中亦有阴居阳位而吉﹐阳居阳位而吉者﹐三多凶乃是贵贱之位使之然﹐“五”是君位故多功﹐“三”乃臣位故多凶。“火泽睽”的六三爻处在“二九”和“四九”二个阳爻之间﹐在平时如果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已是在处不得其安的环境之小了﹐惶论在睽乖之时了。“舆曳”者﹐“三”被九二曳牵于后。“牛掣”者﹐“三”又被九四阻挡于前。“其人天且劓”者﹐(有人说﹐“天”这个字是“而”字之误﹐“而”者﹐髡其鬓发也)。整句爻辞是在讲﹐“六三”本和“上九”相应﹐当六三正想走去和上九相合﹐疑而后睽却被二人(九二和九四)牵牵拉拉不能成行﹐而被上九猜疑﹐“六三”心中的苦处及无奈有如受了“天”(黥额)“劓”(割鼻)之刑一样的痛苦。但“六三”和“上九”本是正应﹐虽始为二阳所阻(无初也)﹐终究会和上九相合(有终)。所以在睽乖之时﹐虽是那么的气愤及无奈﹐持之以冷静坚忍﹐则必有出头的一天。
上九爻曰﹕“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舍)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畜极则通﹐睽极则和﹐事物穷则变﹐势极则反﹐天下未有终睽而不可合者﹐上九居卦之极﹐故“睽极”。阳居阳位“刚之极”﹐又在外卦“离”之上﹐故“明极”。一个人如果睽极﹑刚极﹑明极, 则猜疑生。“睽”生于疑﹐疑生于“睽”﹐二者互为因果﹐就拿男女之间的关系来说吧﹐心中一疑﹐就会东扯西扯把所有关连的﹐或是根本没有关连﹐完全归纳在一个猜疑点上. 更坏的一点﹐就是一睽之后﹐只会拼命地往坏处去想﹐想对方的憎恶﹐往日的天大好处却完全被抹杀得干干净净。所以顺便在此给各位读者一个忠告﹐当两人相睽相疑之时﹐不妨努力地冷静一下﹐去想想对方的好处。凡物之常情﹐信而后合﹐疑而后睽﹐越合则越信﹐越睽则越疑﹐上九爻说的﹐“见豕负涂(泥)”﹐“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舍)之弧”﹐都是上九因疑而生的猜忌和幻觉(实无其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用别的形容词来形容)。
睽始无所不疑﹐睽极而合﹐上下(上九和六三)冰释﹐往与雨﹐则群疑亡。二00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有位“B”女士来问离婚的事. 凡是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最不喜欢有人来问离婚的问题。但是“B”女士既然来问了我也只好替她起了一卦﹐时间是11点43分﹐得到的本卦是“山泽损”六五爻﹐六五爻的伏卦是“山地剥”﹐之卦是“风泽中孚”. 我看了一下﹐又回想到她刚刚问我问题的口气﹐我说﹕“由卦象看来﹐你已经在办离婚手续了﹐既然已经在离了﹐那就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了”。所以从问卦的口气中及问卦的主题上再配上卦象﹐卦爻义﹐就能找到肯定的答案。如果“B”女士问的口气是悲伤的﹐问的问题是“会不会离婚”﹐则我的答案是不会离婚。如果“B”女士问的口气很平静﹐问的问题是离婚好不好”﹐则我的答案就会象前面讲的一样﹐既然已经在离了那就不用再问是好是坏了﹐一个已经在离婚的人﹐难道会因卦的好坏而改变其离婚的决定性﹖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