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10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惠珍台北十日电) 台湾HP(惠普科技)董事长何薇玲今天指出,自创品牌不易,另一种是广义品牌概念,就是将台湾产品加上国际充沛行销资源,是将产品推向全球的双赢组合;HP 去年在台湾采购金额占台湾出口总值 11%,预估今年将超过 160 亿美元。
据中央社9月10日报导,何薇玲今天在远见杂志主办的人物论坛系列,以“从 HP 的成功经验谈国际行销”为题发表演说。
何薇玲指出,她在服装业服务的哥哥曾表示,商场上最大的挑战就是“抓住潮流”。目前的趋势是两极化的发展,一条是走高单价、高附加价值的品牌路线;另一条就是走低利润的低价路线。其中一个问题是在微利时代中是否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但是,有品牌就能解决微利时代的问题吗?她说,品牌的价值在于星巴克一杯咖啡的价钱为一般商店同样产品的三倍。品牌的创造和推行并非仅靠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而需要全民的参与,且品牌的包装是有文化内涵的;另外,品牌也需有一致性,就是同样一个品牌产品不能在日本是高级品定位,但在美国却定位为廉价品。
国际行销不仅是“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实质上的“产品销售”更为重要。自创品牌的代价包括需付出庞大研发与多国行销经费,以及其他包括通路、维修和长期耕耘的投入。
何薇玲进一步表示,创意始于浪费,以 HP 为例,每年的研发经费为 40 亿美元,相当于台积电一年的营业额,花费这么大笔经费,但是对于研发人员要做什么,产品有没有用,以及何时上市,都没有明确答案,不过也就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会有后来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许多 HP 成功产品。
何薇玲强调,自创品牌不易,另一种是广义品牌概念,就是将台湾产品加上国际充沛行销资源,是将产品推向全球的双赢组合,亦即跳脱台湾“自创品牌旧观念”。以 HP 而言,去年在台湾采购金额为 150 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值 11%,预估今年将超过 160 亿美元。
总而言之,厂商需要选边站,也就是要走高附加价值的自有品牌路线,还是专攻廉价路线,选好边后,目标订定,不要摇摆,因为摇摆代价最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