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介: 从“改造盐碱地”做起

——谈余杰文集《拒绝谎言》
胡平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2日讯】
 
  由香港《开放》杂志社于今年一月出版的《拒绝谎言》一书共257页,

  收入了余杰在近两年间写的64篇文章,按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观察”,第二部分是“文化思考”,第三部分是“中国与世界”。正文之前有包尊信和刘小波写的序集。余杰的文章本来就以尖锐泼辣、直面现实著称,这本《拒绝谎言》更是百无禁忌,痛快淋漓,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阅读快感。 余杰把这本文集取名为《拒绝谎言》,这不但集中体现了贯穿全部文集的中心思想,而且也表达了作者从事写作的一贯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共产专制下的中国到处都充斥着无耻的谎言,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还有很多人受蒙蔽,把谎言误认为真实,误认为真理,那么在今天,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谎言是谎言。在今天的中国,大部分谎言已经失去了欺骗作用,但是它们仍然弥漫于整个社会,腐蚀着、败坏着人们的心灵。   

在今天的中国,拒绝谎言,说出真实、说出真理,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勇气问题、人格问题,不少人劝余杰少写点实评政论,多一点文学、多一点学术。然而余杰却认为,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最迫切需要的也许还不是神圣的学术和崇高的文学,而是对常识的传播、对专制的批判、对民众的启蒙和对历史真相的恢复。余杰还指出,在政治专制、文化僵化、道德沦丧和信仰缺乏的社会大氛围下,即便是天才也不可能写出真正第一流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就像盐碱地上长不出参天大树来。余杰尖锐地批评说,在当今中国大陆,我们的学术多半是侏儒学术,我们的文学多半是太监文学,我们的教授多半是知识的贩子,我们的作家多半是技巧的奴隶。因此,余杰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定义为“改造盐碱地”。

余杰有文学天分,也有学术根底,也许有人为余杰的这个选择感到惋惜,但是我坚信余杰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少年血性和人的尊严。在谎言充斥的当今中国,余杰勇敢地发出自己真实的心声,这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怪不得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少敏要说,“读余杰的书,难免觉得今生今世苟活而。”

  中国大陆那些“避席畏谈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的学者、作家们,在余杰这样的年轻人面前,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图说﹕《中国即将崩溃》(台北:雅言出版, 2002)以生动活泼类似创作小说的笔法,充满关怀地描述严肃、感伤又令人绝望的中国经济。在建设、高楼、核武与高成长率的数字背后,是失业、贫富悬殊、贪污横行、教育凋敝、国企亏损、银行呆账与人权迫害,中国经济即将崩溃。图
  • 林保华先生自从一九七六年到香港之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评论中共政权和回忆他在大陆二十一年(一九五五……七六)生活的文字。他的评论因为有亲历经验作根据,无不入木三分;他的回忆,由于是痛定思痛的结晶,篇篇都有血有泪。
  • 大学期间离开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独立,这个想法很诱人。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住在家里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他们的大学就在附近。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绪反应,并且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书中同时详细运用情境故事,解说各种情绪成因、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因应情绪困扰。
  • 因成绩而压力倍增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大多数学生都会经历的事情。人们很容易陷入“如果我当时不这样做会怎么样?”的心态。或“如果我能多做准备就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