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钰婷╱台北报导〕台联立委程振隆昨天公布一份私校盈余资料,结果显示,截至九十学年度为止,有四所私校五年累计盈余超过二十亿元,他批评私校坐拥“金山”、“银山”,却不思考提供学生更好的教学品质,而教育部应正视这个问题,必要时应减少这些私校的核定招收学生数。
程振隆说,全国一百五十四所高等院校中,私立学校超过一百所,学生人数占所有高等教育学生数七成,私立大专院校可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宗。而在百余所大专院校中,不乏认真办学且绩效卓著者,但也有坐拥数十亿元盈余,却在改善教学品质上尚待努力者。而截至九十学年度为止,共有四所学校的五年累积盈余超过二十亿元,超过五亿元的也有十五所。
而根据程振隆提供资料显示,辅仁大学累积盈余约计二十六亿元,排名第一,其次为文化大学累积盈余二十五亿元,静宜大学累积盈余二十一亿元、淡江大学累积盈余二十亿元。若以盈余比例角度观察,九十学年度有三所私校的盈余,占收入四成以上,其中,龙华技术大学盈余比例占四成四,亚东技术学院、高雄医学大学盈余比例占四成一。
他说,以私校经营来说,留下部分盈余作为未来扩充兴建硬软体资金,应属合理,但比例不应超过二成,超过四成就太离谱了,毕竟当年度的学费是由该年度学生缴纳,若将学费的大部分作为盈余,而不去照顾当届学生,并不公平。
他举例说,以九十学年度累积盈余已达二十五亿元的文化大学为例,该校生师比高达五十三比一,而盈余超过七亿元的学校中,就有三所学校生师比超过四十三比一,依据教育部大学总量管制规定,生师比在四十三比一是最低的要求;他批评这些“富甲一方”的学校提供如此低标准的教育品质给学生,心态可议。
他强调,私校办学既不以营利为目的,理应取诸于学生用诸于学生,将收取的学费用来改善教学环境,而非任由学校当作盈余,放在银行当成少数人的禁脔。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