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篮球预测 - 体育

从阿嬷的育儿经 看中医外治法

陈俊哲  细说中医网站站长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3日讯】问:我女儿因为生下来时只有一千多公克,住了一阵子保温箱,现在又常常感冒、发烧,我婆婆的观念很传统,不让我带小孩去大医院,都去找些民间秘方或是给些老中医看,小孩也怕打针吃药,每次婆婆说不上医院,她就高兴得不得了,我真的很担心这样真的有效吗?

答:小时候,对面的阿雄只要一流鼻血,就会听到他阿嬷大声喊:“头卡紧往后仰!”隔壁胖胖的小强,常会在吃饱饭后摸他的大肚子时,招来大人的一顿骂;瘦巴巴的小花妹,则是不时的被强迫喝下那碗恐怖的牛奶加参粉。这样的记忆相信你并不陌生,在阿嬷的经验和神奇秘方中带大了不少小朋友。

这些个“阿嬷经验”到底管不管用呢?有些是没根据的,不过有些也是很科学的,尤其以前没有预防疫苗,传染病又多,小孩一发病常会是急症、重症,此时阿嬷的经验自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阿嬷的经验中,应用到中医观念的比率非常大,其实中医本身有很多育儿观念就是值得推广的,例如有句话说:“欲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过饱喂食会增加脾胃负担,反而减弱消化吸收能力,吃得很多却吸收得很少,身体也就越瘦弱。其实幼儿饥饿就会哭闹索食,吃饱了就会乖乖睡觉或是玩乐,慢慢观察就可以知道小孩的饭量是多少了。

阿嬷也说:“有六月天无六月囝。”包裹密不通风的衣着,会使体质新陈代谢旺盛的小孩出更多汗。中医认为汗血同源,消耗过多的汗使小孩体质瘦弱而常哭闹不安。反而幼儿穿着少一点的衣物,可以使脉理更加密实,抵抗力更好,就不用花钱买吧参(又称西洋参、粉光参)来顾小孩的肺了。

这些老阿嬷对付幼儿疾病的自力救济方法,虽然是以前医疗不普及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其实也具有某些方面的效果,这也反映出儿科外治法是值得被介绍出来的,作为常规医疗之外的辅助DIY。外治法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内服药物,古今皆然,小孩就是不爱吃药,所以二千四百年前的中医古书就记载着药浴法、热熨法等此类外用方法,历代也都有儿科外治法的使用记载。

有鉴于此,笔者汇集了珍贵的经验写成《宝宝不再生病了》这本书,提供父母帮助小孩更快恢复健康的建议。

书后并附有中医的育儿秘诀,以及民间常见的错误使用中药解说,可以作为婆媳之间不同观念疑问的参考。

陈俊哲

1964年生,台湾省嘉义县人
现任
华梵大学推广教育部中医讲师
华人世界浏览率第一的中医网站“细说中医”站长
网址:www.cmedicine.org
学历
高雄医学院药学系毕业
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

小方法.大妙用

◎最令家长们紧张的发烧,可运用葱的摩膏法:

材料:老葱4根、麻油或橄榄油少许。

用法:将老葱捣烂取汁,加麻油或橄榄油少许,用手沾取药汁涂满双掌,互搓温暖后,向患儿全身按摩,包括头面、手心、脚心、胸口、颈项,如此数遍,再以厚衣包裹,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出大汗。

◎最简单对付幼儿厌食的方法,则可用姜的摩膏法:

材料:老姜1块、橄榄油少许。

用法:将老姜捣碎取汁调入少许橄榄油,以手指沾取药油按摩婴儿脚底,按摩部位以足心为主,手法须轻柔缓慢。如果对象是1岁以后的学龄前儿童,可以直接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半径约5公分,由右而左的顺时钟方向画圈圈,每次3分钟,一天3次。

编者注:此文由细说中医网站站长陈俊哲提供,我们将陆续介绍有关小孩的保健资讯,以服务读者,敬请期待。──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绪反应,并且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书中同时详细运用情境故事,解说各种情绪成因、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因应情绪困扰。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悲伤情绪反应,并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郑板桥在五十二岁时有了一个儿子,叫郑麟。老来得子,他自然十分喜欢,对孩子的教育他也非常重视,不但注重文化素养,更重视人品道德。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过BN(O)签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移居英国,当中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许多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移民。移民英国的港爸Gordon Lam,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来到英国读中学,即将升读大学,究竟他们需负担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样应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