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 app - App Store

行书疏林散秋光五律条幅

方亨咸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7日讯】
方亨咸
行书疏林散秋光五律条幅
疏林散秋光。翠瀑下重岭 。
溪回咽危石。空山多余景。
茅屋三两家。翛然有殊境。
曳杖短桥西。 应门鹤声耿 。
似欲报幽人。 彼此发深省 。
款-书呈梁河老年翁正,方亨咸丙辰八月
印-方亨咸印  祖孙御史 父子翰林兄弟进士
方亨咸(生卒年不详)字吉偶,小字姐哥,号邵村,安徽桐城人,太仆拱干之子,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进士官御史。

善书,精于小楷,山水,其山水学黄公望,笔力博大而雄沉,力追古法,与程正揆,顾大中并称鼎足,花鸟意态如生,曾绘百尺梧桐卷,生平足迹几遍天下,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为刘年伯作山水轴,清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作深林垂纶图。

《赏析 》
明代帖学大盛,其风气一直延续到清朝碑学兴起,声势始稍衰。其间能手辈,信手拈来,皆有可观,如本件品,用笔挻劲,有文徵明的遗风,而其中又有章草,米芾,董其昌的风格掺入其中,无论在笔法或章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上。

有趣的是,明清这一类二线书家,若不是某大家的忠实追随者,其书风共同的特点是诸家杂出,米芾几乎人人都,有其他隋唐宋元的书家体势,似乎呈排列组合的方式出现在广大的书家群中,以致虽说面貌各异,其间自有高下之分,但整体看起来却风格统一,这种同质性如此高的现象,可能因明人所见多为条件限制之下,产生了只能在体势上变化,而笔法却趋向一致性的现象,而这种时代的限制,也正是帖学衰微,碑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张之鼎)。

转载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书法欣赏---法轮大法、缘
  • 书法欣赏二款
  • 书法欣赏
  • 陈廷敬
  • 经常听到关于一些艺术家反抗“学院主义”“学院派”的说法,好像学院艺术是个束缚、教条式的老旧东西。可是学院又给人有“学术、权威”的感觉,到底学院派或学院艺术好不好呢?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