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伺候 学生别“骇”过头
【大纪元6月4日讯】据自由时报6月4日报导,电脑骇客将以刑法伺候,校园学子很可能成为开刀对象?教育部近期接获案例显示,学生电脑犯罪案件五花八门,除了灌爆他人信箱、入侵网站、破坏软体外,年龄亦有下降趋势,甚至有小学三年级学生因为窃用他人网路资料而被告上法庭。
为降低学生电脑犯罪可能,教育部除将汇集各类电脑犯罪案件编印成册,自今年暑假起广发给各级学校,藉以劝导学生避免重蹈覆辙犯下大错;教育部并研议在大专、高中职等各级学校校规中,统一将电脑不当行为纳入规范,藉以将资讯法制教育的年龄层往下延伸。
日前一位建中学生侵入总统府网站引发各界注意,事实上,随着资讯科技教育普及化,台湾学生透过电脑犯罪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教育部近日将整理各级学校发生的电脑触法事件,预计出书作为宣导教材。
南部某知名国立大学近日就传出有一名研究生,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与电脑厂商发生不快,这名研究生一时气愤,刻意设计病毒瘫痪该厂商设计的电脑软体,不仅造成厂商损失,使用该厂商电脑程式的台湾大学等其他学校电脑,也因此全部当机瘫痪。厂商一气之下告上法庭,学校被迫只得出面协调,才使得这名研究生免于背上罪名葬送前途。
教育部人员指出,学生往往是因为一时好胜或寻求竞赛刺激,因此灌爆他人信箱或是侵入他人网站、破坏特定程式软体等行为经常出现。目前更令人担心的还有,许多并无恶意的学生,则可能是在网路上找资料而触犯著作权法。
有一名中部某大学学生,为了设计个人网页,在未告知状况下“借用”了某个旅游网站的资料,遭到网站业者求偿十数万,这名大学生因为无法偿还,竟一度自杀轻生,被学校及家长发现后才协助解决。
另外,也有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同样也未经许可“借用”了这家旅游网站资料,也被告上法庭,家长只得赔偿六万元寻求和解。
教育部电算中心指出,教育部经常呼吁学生注意电脑科技伦理,也希望各级学校加强资讯法制教育,但成效一直有限,因此在各大专校院将不当使用电脑行为纳入校规处分项目后,教育部也将研议直接把电脑不当行为纳入高中职校规。
另一方面,也将要求大学加强对于学生电脑使用习惯的调查侦防,甚至将评估是否协助加强中小学老师及家长的电脑能力,希望家长也能一起协助督促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免得不小心触法,就可能断送大好前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