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4d网上投注官网-4d网上投注开户-4d网上投注注册

三字经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17日讯】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语意】质地再好的玉,不经过玉匠的雕琢,不会成为美丽而有用的东西。人也是一样,不勤奋学习求智,就不懂礼仪道德,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故事】战果时代,楚国有个愚忠的百姓,名叫卞和。这个人对于玉的优劣,有惊人的鉴别力。在山间发现了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宝玉,便把它拾回来。但卞和认为真正能得到此宝玉的人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君。于是第二天日夜兼程赶上京城,将宝玉献给当朝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看了之后说:“这根本是块石头啊!”厉王听了大怒,给他加上个“戏君”之罪,叫人砍断他的左脚。历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石玉献给武王,同样的又被武王以假玉戏君之罪,砍断了右脚。

  后来武王也死了,文王继位。卞和抱着那块宝玉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睛都流出血来。文王知道后便叫玉匠将石头带回去细心雕琢。果然,原本粗糙没有光彩的石头,经过玉匠的打造之后,变得透明而发出美丽的光泽来,成了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稀世宝玉,不啄不成器,“性本善”的人,不学也不成材。一个人必须有好的教育,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这里是说春天是没有远近、亲疏之分的。即使在封闭的深山,也会在同一时间得到春天的眷顾。诗人在山中,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樱花,满是花朵压在枝头。
  •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这是明朝诗人蓝仁的一首《暮归山中》,是他隐居山林时所作。
  • 五台山乃中国佛教名山,康熙大帝是印象中自秦统一中国后,继唐太宗之后的又一千古一帝。历史上康熙曾五次巡游五台山,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有天,看到康熙写的《菩萨顶》,应该是康熙游览五台山所作(康熙游览五台山都在菩萨顶入住),颇感惊讶,直接刷新了对康熙的认识。
  • 她是清代奇女子,恰似史上的李清照、书中的林黛玉。她秉绝代姿容,具稀世才情,凭借词、书、画三大才艺稳居满清第一才女的地位,更因词作成就,被誉为女中纳兰、大清“词后”。
  • 雪本是冰冷的,可在很多人的眼里,却是一种希望。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除夜雪》仅仅二十八个字:“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古人常讲“大智若愚”,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精神信仰,却不知道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真相。吕洞宾有首诗《赐齐州李希遇诗》,就涵盖了这个主题。全诗共二十个字:“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 明 戴进《渭滨垂钓图》局部。描绘的是周文王拜访在渭水边隐居垂钓的姜太公,邀请他入朝辅政的故事。(公有领域)
    今天我们选读刘伯温的五言律诗《题太公钓渭图》,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350年,是刘伯温在杭州隐居时写的。直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三月,刘伯温才接受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并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 今天我们选读刘伯温的七言律诗《二月二日登楼作》,创作于1352年杭州。刘伯温曾经辞官在杭州居住过四年(1348年2月—1352年4月)。黄历的二月二日,在中国古代是民间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被称为“迎富”日,也有称为“挑菜”日(节)。
  •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名刘基,字伯温。现存刘伯温的诗词作品一千五百多首,大部分是近体诗。刘伯温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元顺帝元统元年进士(公元1333年)。曾任官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后弃官隐居。
  • 《三国演义》中的这首由诸葛亮吟唱的诗,因为没有在诸葛亮的文章中有记载,说它是罗贯中的作品应该不为过。其实罗贯中也不是一般人,这首《大梦谁先觉》也是喻意深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