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2月17日讯】
弋阳腔:古代戏曲声腔剧肿名。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初已流传全国,属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其特点以金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唱法上唱词尾段或尾句由后场帮腔,多说白,用“滚调”。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宣。”清李渔《闲情偶寄》:“‘弋阳’、‘四平’等腔,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数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出众口。”因易于同当地语言、民间曲调相结合,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少新的剧种,总称为高腔,形成了一种新的声腔系统。清代以来,独立的的弋阳腔剧种已趋衰亡。
图文转载于世界艺术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