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2月13日讯】
据来自中国北京世界华人艺术网的讯息
我国地毯渊源深远,而地毯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最早见诸于《元史•世祖皇后察必列传》:“宣徽院羊臑皮置不用,后取之合缝为地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还不可能利用蒲草、竹篾编织席。最早的身之所依乃兽皮,用兽皮做铺垫;而后生产力发展了,农、牧业分工,才有了手工编织,则可能用蒲草或竹篾编席。现代人称之为:席、毡、毯、褥,古代人则皆为身依之物,称之为席,是名同而物异。
中国地毯发源于新疆,乃专家之共识。至于始于何时尚未见定论。从实物考证来讲,而今要算新疆博物馆考古队于1978年在哈密县东南的鱼儿沟,发现距今三千多年的原始社会公墓地里的毛织物为最早。“在这些墓葬中,有部分死者穿戴的服饰仍然完好,男的往往头戴尖顶毡帽,衣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脚着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女尸则身穿毛布长袍腰束带,同样穿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各种毛织物的色泽仍然很鲜艳,它的大多数是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大方格的彩条,非常美观大方”。地毯专家们认为,毛织物的产生是栽绒毯出现的先导。
新疆地区的毛织毯种类多,目前已经知道的有织毛毯、织花毯、缂毛毯、拉绒毯和栽绒毯。栽绒毯是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种,因为它的纺织方法似栽秧,故称之为栽绒毯。
从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毛织物和栽绒毯之实物,可以证实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生产出精美的毛织物,2500年前便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栽绒毯。“地毯”这一名称是发展而来的,先秦时期将它称之为“纰罽”,称之为“地毯”则是西元12世纪我国元朝时期才有的。明清时代,我国地毯手工制品发展到品质优秀、经久耐用、配色古雅、图案优美的富有浓厚民族艺术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实用装饰品。民国之初,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我国手工织的地毯的出口迅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夺得了地位。我们回顾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会有益于我们今天发展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温故而知新”;同时,也有益于我们鉴赏古代地毯,了解我国地毯发展史。
中国地毯生产是工艺古老、技艺精湛。古地毯专家认为,我国地毯生产发源于新疆,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自西汉以来,从新疆沿着“丝绸之路”经青海、甘肃、宁夏、神木、榆林传播到蒙古、山西各地,后到京、津、河北、山东等地。
地毯生产工艺,经三千多年不断演进而来。历代都有能工巧匠,织造出精良地毯,织毯技术代代相传。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忠诚于织毯事业的手工工人,创造出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纹样生动、富有浮雕感和浓郁地方色彩、弛名中外的宁夏古地毯。
我国生产地毯的时间很长,按传统的老地毯行业规定,可分为远期、中期、近期。如细分则有远期、中远期、中期、中近期和近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到近远期、明代的地毯。原在太和殿铺有明朝的殿毯,浅黄地月蓝龙花,乃珍贵文物。在养心殿原铺有明代宫毯,蛋黄地川枝暗花加三蓝宝相花,浅黑素大边,约有5尺左右宽,70道,4分厚。经、纬线均为棉线,是四股手工棉纱合成的棉线,栽绒毛纱为手工一股粗毛线,是块珍贵明代宫廷地毯。
地毯是富有浓厚民族艺术风格的古老传统工艺美术实用装饰品。世界上惟有中国和埃及、印度、波斯、土耳其织做的地毯年代久远。古旧地毯的艺术和考古价值相当高,受到文物鉴赏收藏家和考古学者的珍惜重视、各国博物馆的保管珍藏。
中国的古旧地毯向来深受世界各国考古学和地毯工艺美术爱好者、古董收藏家的喜爱、赞赏和珍藏。国外的一些大博物馆均陈列、收藏有中国古老地毯,供人欣赏。如美国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波士顿艺术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俄罗斯莫斯科东方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正仓院、京都大学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