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2月10日讯】利:利益,私利;令:使;智能: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丧失理智。
语出:《史记﹒平原群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
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地方名,今河南沁阳县)。野王是韩国上党同韩国内地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孤立了。上党的地方官冯亭想“嫁其祸于赵”,希望能得到赵孝成王的保护。他给赵孝成王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
“秦国进攻我们韩国,情况十分危急,上党很可能要陷于秦手。我等上党吏民不愿附秦,而愿附赵。今将所辖17城,拜献给大王。祈大王辱收之……”
坐收17城,天下竟有这等美事!看着冯亭的来信,赵孝成王不禁喜形于色了。这时候,他想起了前不久的一梦。
他梦见他穿着一件偏傍结扣的衣裳,乘着从天上降下来的一条龙,往天边飞去。但是,尚未飞到天边,驮着他的那条龙突然坠落到地上。他转过脖颈一看,只见身两侧各有金山玉山一座,且山景清秀,光辉夺目……
这梦是什么意思呢?
为解梦意,赵孝成王召大夫赵禹来询问。赵禹说:
“偏衣者(即指偏傍结扣的衣裳),合也;乘龙上天,升腾之象;坠地者,得地也;金山玉山者,货财充溢也。大王目下必有广地增财之庆。此梦大吉。”
人,大凡都爱听吉庆之言。赵孝成王大悦。他仿佛觉得,只有他这个做大王的,才会有这样的好梦。
后来,赵孝成王又召来一个名叫“敢”的巫吏来解梦。敢说:
“偏衣者,残也;乘龙上天不到天边而坠地者,事多中变,有名无实也;金山玉山者,可观而不可用也。此梦不吉,愿大王慎之。”
……
想着那个梦,赵孝成王想:同样一个梦,却有着一吉一凶的两种解释。那么,坐收17城这件事呢?或利或害,会不会也会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呢?
他召平阳君赵豹上朝来商量这件事。赵豹说:
“我听说,无故之利便是祸殃。上党17城不可收。”
显然,平阳君的话有些倒胃口。赵孝成王反问道: “上党臣民愿归我们赵国,这是民心所向,怎么能说是“祸殃”呢?”
赵豹说: “秦国已占了韩地野王。在秦王看来,上党17城已成了他掌中之物。我们若接收过来,那秦王岂能善罢甘休?如因我们接收上党17城而致使秦王发兵攻打我们赵国,那岂不就是祸殃吗?”
赵孝成王无法反驳。
但赵孝成王的心里总觉得不把上党17接收过来,是吃了亏似的。所以,当平阳君赵豹退朝之后,他又把平原君赵胜召来商议。
平原君欣喜地说: “用百万军士去征战,征战数年,也未必能得一城。而今不费寸兵斗粮,便可得17城座城池,这是多么大的利益呀!机不可失,不可失。”
接下来,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坐收17城是不是“无故之利”,是不是“祸殃”?
平原君说:“什么”无故之利!“有故之利”又在何方?又说什么“祸殃”,冯亭愿意依附我们,我们又愿意接收,“祸殃”又会从何而来呢?”
平原君的话,赵孝成王觉得很顺耳,便立即派遣平原君代他前往上党接收了17城,封冯亭为三万户,号为华阳君。
可是,这样一来,果真激怒了秦国。秦国又派白起来攻打赵国,这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大败,40万赵军,全部覆灭。
对于“坐收17城”的这一历史事件,《史记》作者司马迁作了评论。他说:平原君赵胜,在当时虽然也算个著名人物,但是“他未睹大体”,眼光短浅,贪图私利,头脑发热,理智不清,“利令智昏”。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