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星期人物》包道格 体会公投热 外放变内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讯】记者王平宇╱特稿

 台湾公投议题近来引起国际关切,加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访美,美台关系如何发展,益发成为观察区域平衡、美中台之间的风向计。

 身为驻台最高代表,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虽然身处第一线,这次却显得异常沉稳。

 熟悉包氏作风的人大都不会认为,面对种种纷扰,他愿意选择沉默。只是相对今年六月间“关切”公投引发的漫天烽火,包道格这次的表现展现内敛,一改以往的外放。

 包道格的低调,相对于最近不断有人叫阵、放话的激情,显然不是镁光灯的焦点。

 除了华府总有自称更权威、更决策的人士出面放话外,不可否认,主角本人选择谨言慎行的策略,才是让他至今没有站上火线的关键。

 然而,回顾包道格出使台湾一路的转折,这样的转变,不无难能可贵之处。

 包道格是第九任AIT台北处长,也是李洁明以外第二位非国务院出身的处长,恐怕更是提名作业费时最久的一位。

 包氏曾任老布什总统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亚洲政策最高主管,历经民主党政府的蛰伏,以他的长才与人脉,理应不难在小布什政府中找到位置。但在传出可能使台的消息后,共和党内主张对中国强硬的“蓝军”,就多次质疑他偏“红”的色彩。

 当时就连台北媒体,不少也看坏包道格使台后的台美关系。

 AIT台北处长曾被老布什总统称为“相当大使”(一九八五年,副总统任内所言),之所以屡成为华府攻防焦点,关键就在这是一个足以牵动美方中国政策,以及台海情势的关键角色。

 分析对包道格的批评,主要因他曾公开批评小布什总统所谓“尽其所能防卫台湾”的政策,而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包道格“重需求、不重数量”的主张,也被解读为具有“限制对台军售”的倾向。当然,还有批评直接针对他主持“亚太政策中心”时的财源问题而来。

 但不论是私下发黑函、在杂志上撰文,还是参议员公开的批评,包道格最终还是获得白宫信任,在通过安全查核后出使台北。

 包道格在二○○二年七月抵台,趁着台美关系“空前良好”的气氛,他在机场受到高规格欢迎,总统府更发表声明欢迎他的履新。

 是年八月,包道格五十四岁生日前夕,他首度邀宴台湾媒体高层餐叙,席间他表示由于求学时曾长住台湾,因此绝非“人生地不熟”。

 这番谈话就在陈水扁总统宣布“一边一国”论之后没有几天,初抵新职的包道格仍对掌握局势显得充满自信。

 不过,时隔不到一年,当包道格向总统府“严重关切”公投倡议的消息见诸报端,台湾社会哗然之余,也一改过去的友善热情,严厉批判这位“相当大使”的美国要员。

 诚如一位国务院官员所言,当时华府每天都会收到AIT报来厚厚一叠报告,内容全是台湾政坛、媒体几乎不分党派,对包道格试图干预公投的严厉批评。不假辞色的程度,让国务院一度误以为只是包氏操作手法的问题,等到台湾朝野一致誓言推动公投立法,华府才真正了解台湾民意的真实走向。

 曾几何时,包道格自认熟悉的台湾出现全新的面目,在历经剧烈民主化发展后,即使密切如美国,也不能左右台湾的脚步。

 朝野共创的公投法固然留下诸多待解的难题,但法条三读的一刻,也正代表美中两国意志都没有发言的权力,台湾主流民意才是公投应不应该存在的关键。

 局势发展至此,包道格除了沉默,岂有更好的策略?温家宝访美的大戏,这一、二天就要开演,有国务院官员对公投公开设限、有白宫高层放话之余还竞奔于两岸之途。

 但相对于华府总有人喜欢遥想千里之外的台湾,身在台北的包道格却继续选择沉默,与其说是“一朝蛇咬”的效应,不如说藉地缘之便,让他成为美国官员中最先感受台湾民主力量的一位。

 相对美中许多处心积虑想铺陈温家宝访美的人士,包道格的驻台经验,显然累积许多可以教导他们与台湾相处之道,而他个人,也最先感受到台湾对公投的温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