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31日讯】
玉刀 震旦文教基金会藏
中 原 龙 山 文 化 至 夏 代 ( 约 西 元 前 27—16 世 纪 )
长54.8公分 宽10.3公分 厚0.3—1.2公分
深 浅 不 匀 的 褐 黑 色 玉 , 有 团 块 文 理 。 窄 长 形 , 锋 端 略 宽 而 斜 侈 , 柄 端 略 窄 , 并 于 背 缘 琢 一 凹 弧 , 最 外 侧 又 凸 起 似 栏 。 背 缘 有 三 个 单 面 钻 凿 的 圆 孔 , 可 能 用 以 绑 缚 木 柄 。 柄 端 又 有 一 单 面 钻 凿 的 圆 孔 , 可 能 供 平 日 穿 绳 悬 挂 。 刃 线 略 呈 内 凹 , 厚 钝 而 无 使 用 痕 。 由 近 代 华 北 居 民 的 生 活 型 态 推 测 , 这 类 长 刀 可 能 是 切 短 麦 梗 , 饲 养 家 畜 用 的 。 以 美 玉 琢 治 者 , 兼 或 有 实 用 与 礼 制 两 种 功 能 。
传 世 器 中 颇 多 相 似 的 大 玉 刀 , 因 为 其 柄 端 的 凹 弧 与 凸 栏 , 与 夏 代 遗 址 二 里 头 出 土 的 柄 形 器 的 柄 端 结 构 相 似 , 曾 引 起 学 界 讨 论 凹 弧 是 否 属 于 后 加 。 但 由 此 件 实 物 观 之 , 似 无 后 改 的 痕 迹 。 这 类 玉 刀 的 质 地 与 器 形 , 较 相 似 于 陕 西 石 卯 出 土 品 , 石 卯 遗 址 的 年 代 下 限 , 已 进 入 夏 代 纪 年 。 故 这 种 精 美 的 大 玉 刀 , 可 能 是 龙 山 晚 期 至 夏 代 时 , 陕 西 地 区 某 个 方 国 的 玉 礼 器 。 受 到 来 自 晋 南 、 豫 西 夏 王 朝 的 影 响 , 而 出 现 凹 弧 形 的 柄 端 , 也 是 非 常 合 理 的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在 其 器 表 中 段 , 刻 绘 有 颇 为 潦 草 的 抽 象 面 纹 。 是 否 为 东 夷 族 系 神 祖 纹 的 余 绪 , 尚 值 得 研 究 。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