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官网 - App Store shouye
美术长廊

中国传统绘画:画具与材料(下)

  颜料

  中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致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 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的颜料两大类。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常用的有:

  (一)石绿:通常呈粉末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渐细渐淡。

  (二)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染几次才好。

  (三)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朱京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四)朱膘(朱标):是将朱京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称士朱,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六)白粉: 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洗则可返白,至于白垩 (白土粉)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植物性颜料,透明色薄,没有覆盖性能,常用的植物性颜料有:

  (七)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八)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干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九)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目前多以西洋红取代。目前的中国颜料商品,多将颜料研漂或处理后再出售,大致可分为已加胶和未加胶两种形式; 已加胶 (如花青、赭石 、朱膘等 ) 制成块状存于小杯中或制成小片状,装成一小包,这类颜料沾水后随时可用较方便,但以“轻胶”者较佳,未加胶者 (如石绿、石青、白粉、朱砂等) 多呈粉末状,需调和胶水才能使用,较为麻烦。近年来代用颜料渐多,用品质较佳的罐装广告颜料或水彩颜料 (牙膏状) 替代,日本也生产盒式简便颜料,每种颜色都调好胶水,制成等大的长方块、整齐的排列于盒中,适合学生使用,但色彩比较鲜艳,品质尚待改进。

  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

  (一)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调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储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二)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较佳。

  (三)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后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四)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五)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于烧杯中飞漂。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起稿的炭条、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备置。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