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修订多时的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数学科正式纲要,教育部昨日宣布,九十四学年起自小一、国一逐年实施,届时不仅将重新发行“部编本”数学教科书,并将全面调增数学授课时数,除数学基本节数将增达十五%上限标准,并将建议在“弹性课程”中每学期挪拨十至二十节作数学补强教学,以此估算,未来数学课一学期平均将增加二十节,最多甚至可增四十八节。
据自由时报11月30日报导,为使新旧课程顺利衔接,纲要修订小组并指出,明年二月起,将先针对小三、小四及小五进行新旧课程“衔接”的补强教学,预计每学期增加十五节补强课程,避免这些学生进入国中后无法跟上新课程。
现行国中小一贯数学暂行纲要课程,因建构式数学及内容简化,一度引发学童数学能力下降的社会疑虑,历经近一年修订,教育部终于公布正式纲要,针对现行国中小数学课程重新排列与加深,并将依据新纲要重新编写“部编本”数学教科书,与新课程于九十四学年同步自小一、国一实施。
由吴凤技院校长郑国顺、中研院院士林长寿、台大数学系教授张海潮等总计十五位数学学者及国中小教师代表组成的纲要修订小组,昨日召开记者会说明,此次纲要修订,课程进度与深度较旧课程快,整体提早约一年,并更重视数学单元的连结,让学生学习能更连畅扎实。
为配合新课程进度加快、加深,教育部进一步指出,国中小数学科授课时数亦将调增,将发函建议各国中小能以总授课时数十五%的上限标准编排数学课,借此平均每周约可增一小时、一学期(二十周)可增二十节。
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科时数将自九十四学年每周调增一至二节,届时国小英语教学亦将向下延伸到小三,小三、小四每周将增加一至二节英语课,两者势必严重排挤其他学科时数。
教育部国教司表示,国中小七大领域课程,确实可能受到英、数两科排挤,除将建议学校尽量以“弹性课程”适当调配授课时数,也将考量于九十四学年再全面检视所有学习领域的授课时数分配比例,希望能找出更适当的分配方式;而这也意味未来授课时数可能又将再添变数。
高中数学 也要更新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九十四学年高中数学将同步更新,以利与现行九年一贯暂行课程衔接﹔高中新课程数学科纲要起草小组召集人、台大数学系教授张海潮昨日指出,未来高一数学将精简,约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教材移至“附录”,不仅不纳入考试范围,且每学期可“节省”十六小时,作为国中课程复习之用,被视为过度简化的国中九年一贯课程首批毕业生,九十四学年升入高中前,就不必再特别增加时数进行衔接教学。
相对地,针对曾有学者质疑台湾中小学数学较美国落后一年,张海潮则强调,尽管高一数学有精简,但就数学新课程整体而言,将较现行教材更扎实,除课程时数将增为高一八学分、高二八学分及高三选修六学分,高三选修课程内容更将加深,借此高中新数学将可与美国数学课程水准拉近,不会再有所谓“落后一年”的问题。
为衔接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高中数学课亦预订自九十四学年逐年更新﹔张海潮指出,新课程在高一部分,为考虑到与课程较简化的国中课程衔接,新高中数学纲要起草小组特别全面比较国中与高中的数学课程单元,决议小幅精简高一数学课程,高一上学期数学预计将较现行课程减少约四分之一、高一下则减少五分之一,其中包括高一上被减的函数基本概念、逻辑等单元,高一下被减的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等单元,将全部转纳入“附录”教材,不纳入考试范围,也不强制一定时数进行教学。
张海潮说明,藉由高一教材的精简,预计高一整学年将可省下十六小时课程时数,可用来加强国中较不足的课程,藉以协助国中毕业生衔接高中课程。
针对教材精简是否将造成高中生能力下降,张海潮则强调,高一单元基本上多是国中应已教过的概念,就算精简时数,实际上的数学单元并未减少,教师可视情况调整或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三选修课程深度将会相对增加,让资优学生仍可适性发展,高中数学还是可整体性提升,与美国等科技较先进国家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深度拉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