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hkjc投注户口中文 - App Store

山 霁雪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5日讯】
宋 林椿
山 霁雪 册
绢 设色
24.8 x 24.8公分

白雪纷飞,百花凋零,万物似乎皆已沉沉睡去。一枝山茶却在沉寂的大地中悄悄地绽放了。它头戴金色的蕊冠,身披红艳的花裳,一边伸展着如璧般的厚叶,一边亲吻着片片飘落的冰霜。寒冬里,既悦人眼目,也暖人心房。

  虽然山茶有着艳丽的外表,可是不若牡丹的娇贵;有着耐寒的风骨,又不如梅花的高洁。但宋代的文人却喜爱它,尤其当它在雪中,那般坚强而动人的姿态,更是所有名花佳卉所难以取代。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便曾为山茶的耐寒、耐久而感动,叹道:世间又有谁能像您一样,能在冬雪里开着花,一直到春天走完尽头呢?

  这幅描绘山茶在冬雪中盛放的作品,是南宋画家林椿(活动于1174-1190)的杰作。林椿任职于南宋画院,是位相当出色的花鸟画家。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那用精妙的色彩变化,再现自然生命的好本事。在这幅“山茶霁雪”里,白雪映衬着红花、绿叶,展现无尽的生意。世间彩笔,隽永若此,令人折服。

  林椿,钱塘人,工花木翎毛,师赵昌,傅色轻淡,深得造化之妙,淳熙(公元1174-1189年)中画院待诏,赐金带。(注1)

  此幅无款,有关它的研究资料也十分稀少,在《故宫宋画精华》中只有短短几字的介绍:“山茶一枝,用粉点雪,傅彩古艳,无款。”(注2)再无进一步资料,而其他谈到有关这张画的文章,对于此画也只有一好字形容,但在作者的认定上,大都承认为林椿的作品,与林椿同期的花鸟画名家尚有陈善(活动于12世纪后半)与吴炳。“陈善,绍兴人,画猿猴禽鸟,学易元吉亦善花果,意象逼真,傅色轻倩,过于林(椿)、吴(炳)。”(注3)记载之作品多以猿及瓜果为主,其作品已难得见。而吴炳“工画花鸟,写生折枝,可夺造化,采绘精致富丽,光宗李后多爱其画,……绍熙(1190-1194)间画院待诏,赐金带。”(注4)吴炳与林椿皆擅长折枝写生,吴炳的作品,北京故宫有“出水芙蓉”(注5),画粉荷一枝,设色鲜丽细致,花叶翻转较为平板,其构图将荷花置于画面大半,有如局部特写放大,十分具有压迫感,与“山霁雪”设色妍丽的厚实质感,及其在气氛延伸的掌握上,风格不同,而林椿作品,北京故宫的有“果熟来禽图”、“葡萄草虫图”及上海博物馆的“梅竹寒禽”(注6),皆有林椿款,画法皆精工细腻,色彩丰厚,风格近似,尤其对于景物在自然情态的经营布置上,更见用心。比较之下,此幅的笔墨及构图,更为成熟,花叶宛然欲活,为折枝花卉完美形象的呈现,可谓深得造化之妙,应为林椿传世作品之精者。

  此幅可代表南宋写实技法之极致,尤其对物性的写实描写及情境的延伸皆有独到之处。山茶一枝,以墨勾勒轮廓,花瓣用硃膘染底,再以朱砂层层晕染,使花瓣翻转细致,呈现柔软之属性,再以白粉点染花缘,用以表现雪景。叶片为汁绿晕染,以石绿加填,叶尖也有以石绿慢慢晕染,突出叶片光滑质厚之感,深浅变化细腻而自然,而叶片上之雪花更是以白粉一笔笔点上,十分富有质感,是写实能力相当强的一张。由于颜色是层层加染,质感厚实,再加上用了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因此容易脱落,而有剥落之现象。留白部分又以墨绿淡染一遍,不但突显了雪景的气氛,更将红艳的山茶与皑皑白雪,做了很特别的比对,倍增精神。

(童文娥)

注l: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收录于《画史丛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第二册,页774-775。

注2:国立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宋画精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5-1976),下卷,页7。

注3:王毓贤,《绘事备考》卷六,收录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八二六册,页46。

注4:同注1,页774。

注5:图版见郑振铎.张珩.徐邦达编,《宋人画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上卷,图20。

注6:同上注,上卷,图版22、23。“梅竹寒禽”图版见北京文物出版社编,《两宋名画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图版15。

文见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页292-293。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经常听到关于一些艺术家反抗“学院主义”“学院派”的说法,好像学院艺术是个束缚、教条式的老旧东西。可是学院又给人有“学术、权威”的感觉,到底学院派或学院艺术好不好呢?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 斯皮诺拉对敌军的武艺充满敬佩,遂允许荷兰军队如阅兵游行一般地撤出布雷达——他们手持武器,鼓声震天,旗帜飘扬;他也严禁部下对败军幸灾乐祸。当尤斯蒂努斯以传统方式向他走来示降时,斯皮诺拉下马与他平等相见。两人一见面,斯皮诺拉便对这位荷兰指挥官及其部队大加赞赏。
  • 在16、17和18世纪,职业女画家非常稀少,更不用说取得成功的了。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朱迪斯‧莱斯特(Judith Leyster)和阿黛拉依德‧拉比耶-吉娅尔(Adélaïde Labille-Guiard)三位画家都创作了多幅自画像,其中包括突显其职业的版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