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2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夏启文台北报导) 为了积极争取台湾南部地区选民的选票,台湾国民党内部最近出现要求更改党名、改为“台湾国民党”的呼声。不过多位国民党人士认为,这些建议用意良好,但是选前实行的可能性不大。
*为争取台湾南喉民*
国民党中常委洪玉钦日前在国民党中常会建议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并建议国民党和亲民党两党合并,以强化国民党本土和团结的形象。国民党主席连战指示交由政策会研究,不过国民党发言人蔡正元则表示国民党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改名。
*多位国民党人怀疑或反对*
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洪秀柱认为,改名的建议立意良好,但是改名并不能保证台湾民众就会认为国民党更好或更本土化。她认为民众注重的是政党是不是真的认真做事,而不会因改名而转向支持国民党。
曾经担任三届高雄市议员的国民党立委黄昭顺指出,改名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未必对选情有帮助。她认为泛蓝阵营持续提出人民关心的国家政策和经济民生议题的主张,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她说:“我觉得有没有改名字其实对南部的选情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南部的选民比较重视的是感觉和亲切感,你把我当做兄弟,我就支持你,所以未来我们如何让南部的民众也能感受的到国民党的诚意,是很重要的。”
*国亲合并和大选*
前高雄市长、现任立法委员吴敦义表示,过去几个月来国民党内的确有一些立委提出希望更改党名以及国亲合并的意见,他个人也认为值得仔细研究。吴敦义指出,目前大选在即,选前两党要合并难度很高。另外依照台湾总统副总统选罢法规定,政党必须在上次参选获百分之五以上选票才能推荐候选人,如果国民党现在要改名则必须改以公民连署推荐参选人,现在连署时间已经截止,因此改名在技术上有困难。吴敦义建议,可以在选前一个月宣布国亲两党选后合并,有助于化解选民对国亲合作可能有困难的疑虑。
*中国国民党改为国民党?*
吴敦义说:“选后合并的话,技术上就没有困难,顺势就可以改名为国民党,国代表先前的中国国民党,民代表亲民党,这样也比较简短有力,同时也可以去除掉“台湾生存发展主要的政党冠以中国的名字”可能会引起对手蓄意分化挑拨的问题。”
*吴敦义谈选战态势*
曾经担任两任高雄市长的吴敦义对台湾南部地方事务有深入的观察,吴敦义指出,国民党的党员具有本省藉的占百分之75以上,党主席也是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在台湾基层经营了几十年,并没有所谓本土化的问题。不过,传统上台湾北部支持泛蓝的较多,南部绿营的势力较强,因此国民党在南部还面临一些挑战。
他说:“除了高雄市泛蓝军可能获胜以外,其它包括台南县市、屏东、高雄县,可能泛绿还是会有一些领先。我认为泛蓝要加强的是,连宋应该分头,连应该在国家大政方针,包括国家定位、宪政改革、公投、国际民生等重大议题上要显现出更贴近民意,爱台湾的积极性。宋楚瑜在担任省长期间经营地方非常用心颇获肯定,我认为他应该勤走基层。如果这两位主席和全党同志共同努力来经营的话,我觉得(在南部的)差距应该会缩小。”
*陈文俊分析选举弊端*
高雄中山大学政治所所长陈文俊表示,一个政党最重要的是它的政纲和政策,改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必须提出可以落实的政策,打一场高格调的选战。陈文俊教授指出,观察台湾的选举可以发现,选举时期是非不分,政治人物滥开选举支票、讲选举语言的情况总是层出不穷,这不是正常的现象。陈文俊教授指出,台湾还是有一些选民比较重感性,容易由于选前的一些事件或是受亲友影响而做出投票决定,使得选前政党刻意制造话题和消息的情况十分严重。
陈文俊说:“有些选民不会理性思考执政党的政绩,或是在野党有没有尽到它的责任,只是到最后随着比较情绪性的议题来作判断,也因此台湾的选举变成恶性循环,平时不求政绩,到了选举的时候再用一些议题来鼓动选民。”
*意识形态和国计民生*
吴敦义引述选举分析专家洪永泰的研究指出,台湾选民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大约占百分之35左右,注重民生、治安等切身相关议题的选民则有百分之40以上,而不顾政党政见,可以被买票动员、或是听信亲友的选民则占百分之5到10左右。吴敦义认为,目前蓝绿双方各面临不同的挑战,关键是哪一方能够证明其执政能力。
他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选票大概蓝绿方面都差不多,壁垒分明,现在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以国计民生议题决定投票行为的,是目前蓝绿两军努力的对象。绿军要证明他执政逐渐有改善,蓝军则是要让人民相信他会比绿军更有施政的能力,我想这是蓝绿两军竞争的主要焦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