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塔:阿育王寺舍利塔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8日讯】阿育王寺舍利塔在浙江省鄞县宝幢镇。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刘萨诃于此得塔基一座,高约0.46米,宽0.23米,内悬宝磬,中缀舍利。此物传为阿育王所造8.4万塔之一,内藏舍利传是释迦牟尼涅磐后的遗骨,为中外佛教秆所崇敬。

据说目前全世界仅存18 座舍利(佛骨)塔,中国拥有两座,一座在北京的西山;另一座就在阿育王寺塔中。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建亭供奉此塔,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又全面整修。舍利殿在中轴线上,殿高15.3米,重檐琉璃顶。金碧辉煌的舍利殿上,有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和宋孝宗书写的“妙胜之殿”匾额。殿中置石舍利塔一座,内置七宝镶嵌的木塔一座,高仅几十厘米,木塔内置有传为刘萨诃当年拾来之塔。塔呈紫黑色,塔身四方形,每面刻一佛本生故事,上有露盘。据说从塔孔中可窥见舍利子为一暗红色小珠。因所窥视角度不同,所见色彩有红、黄、灰等。石塔后面有释迦牟尼涅磐时卧像。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佛光寺祖师塔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32公里的佛光山佛光寺内。塔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二层,高约8米,式样古朴。
  • 金发塔位于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珍形容词馆内。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其生母崇庆皇太后,造此塔以存放皇太后生前梳落的头发,表示对她怀念,故名金发塔。
  • 毗卢塔又名慈云塔、真身塔。在湖北省黄梅县西15公里处的西山(即破额山)四祖寺西侧山坡上,山坡平缓如平台,塔筑于其上。
  • 塔湾舍利塔又名无垢净光舍利佛塔。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重修。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高约50多米。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塔基座为仰覆莲须弥平座,上有以青砖雕刻成的樽,中间缠以两层莲花瓣式花纹的带子,下有壶门,内有浮雕兽头。第一层塔身,八面建佛龛,龛中有佛像,两侧立胁侍上有宝盖、飞天、铜镜。正南龛中曰宝生佛,西南龛中曰等观佛,正西龛中曰平等佛,西北龛中曰惠华佛,正北龛中曰大悲佛,东北龛中曰普济佛,正东龛中曰慈悲佛,东南龛中曰阿众佛。各佛还有题额字迹,佛像为陶制。塔檐十三层,檐下砖雕斗拱,每面檐悬挂五个风铃。塔身第二层以上,每侧塔壁原挂三面铜镜,最上层南面的三面铜镜形体巨大,惜已不全。地宫藏有石函、舍利子、铁盒、铜钱等文物。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