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讯】民间印染是指流行于民间的各类纤维织物的染色与印花工艺及印染品﹐具有实用美观的特点 。
红地白花印花布“麒麟松子”被面料 |
中国古代用天然染料在纤维织物上施加花纹的方法是手绘,即所谓“画馈”,这种方法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汉代出现用木版雕刻花型进行捺印,并兼以手绘的方法。唐代以后便用防染方法即“染缬”(蜡缬、夹缬、绞缬)。近现代民间蜡染,扎染和用型纸漏印的蓝印茶布都是防染方法。有的彩色印花是用型纸直接刷印,或将布料捶打在雕花木版上,像碑贴拓片一样地刷花,称“砑花”;在江南和新疆民间还有用木版捺印的。用雕花夹板防染的方法在浙江南部流传。 迎祥纳福、驱邪避祟、昌隆繁衍、富裕发财等吉祥命题贯穿了印染纹样的全部。
蓝印花布“狮子滚绣球”包袱皮 |
民间印染个性特征的形成,离不开对工艺程序的依赖。正是材料、加工手段造成了印染成品“非这样不可”的特点。例如,手工印刷的蓝印花布的花版必须是整体相连,不得断开,楼空部分尽量缩小。因此,出现了许多短线、圆点等基型,用这些基本形状组成纹样。走到极致的作品即如通篇只有小圆点的“鸳鸯戏荷”面料。用特制的凿子,在纸版上敲凿圆点,由无数圆点排成线条,勾勒出纹样。又用圆点铺陈底色,构成一个装饰层次。最终完成了笔意畅达、造型优美的图案。运用工艺特点造就了蓝印花布的独特风格。
(资料来源: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