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陈小弟走了 家属放弃器捐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深夜骑脚踏车外出、在路上被撞成重伤的台北市十四岁少年陈仕璞,虽在台大医院透过媒体急寻家属后,顺利寻获他的家人;但由于颅内出血严重,在家属签署放弃急救同意书、停止积极施救的情况下,不幸于昨天晚间六点四十四分不治。

 家属原本有意捐出陈仕璞的器官,不过在小舅考量“孩子已经够可怜了,不忍心让他再开刀、支离破碎”等原因之下,打消了捐赠器官的念头。

 台大医院外科加护病房主任柯文哲表示,这名男孩送到台大医院急救时已达昏迷指数三,除了头部外伤、颅内出血之外,身体也有多处挫伤,日前并出现瞳孔扩大的情况,在前天早上被判定脑死。

 由于柯文哲向家属表示,可以考虑用救护车载陈仕璞回家之后再拔掉维生机器,或是签署放弃急救的同意书,或者也可以捐赠器官。因此,家属昨天经过一天审慎考虑后,与台大医院联络,并且讨论器官捐赠的可行性。

 不过,经过一下午的深谈后,由于家属意见不一致,最后选择签下放弃急救同意书,让陈仕璞可以安然离世。

 据了解,家属做出这个决定,除了与陈仕璞的妈妈是单亲家庭、又是低收入户,无力负担长期照护费用,决定在看完儿子最后一面后“让他走”之外﹔原本有意捐赠器官“做好事”的想法,也因为小舅考量“孩子已经够可怜了,不忍心让他再开刀、支离破碎,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做好事等”不同意见而打消。

器捐 去哪里捐?

〔记者洪素卿、罗碧╱台北报导〕卫生署出资千万成立财团法人器官捐赠移植登录中心,该组织却因员工集体出走等内部人事问题,成立一年多迄今仍完全无法展开劝募与器官分配等具体动作。让实际从事器官劝捐的医师昨天不禁摇头炮轰,就算民众有意捐赠,恐怕也不知道何处可捐。

 车祸男童陈仕璞的家属决定放弃捐赠器官,让力促此事的台大外科加护病房主任柯文哲医师相当挫折,但他坦言,面对脑死往生者,家属因为“捐”或“不捐”意见不同而放弃捐赠,其实是常有的事情。

 卫生署医政处副处长薛瑞元则表示,器捐登录中心主要工作是希望器官公平分配,而非劝募工作,所以各医院运作仍照常,并不会有民众有意捐赠而不知那家医院可捐的状况,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

 至于有医师质疑“器官移植作业准则”及“脑死医师训练办法”未公告,薛瑞元表示,需要再了解;而健保局和卫生署确实没有统一相关表单作业,因为这涉及健保给付是否要事先审查等部分。

 柯文哲说,这些年也曾碰到过一些奇怪的放弃捐赠原因,像是“大、小老婆意见不合”﹔甚至一名凶杀案件的往生者,因女检察官不想越区验尸,当场向死者家属劝说不要捐赠,医院只好将死者从台大送回新竹等奇怪事情都曾发生过。

 此外,攸关器官分配的“器官移植作业准则”六月送至卫生署迄今迟未公告,脑死判定医师训练办法一年多没有下文,凸显出主管机关对于器捐配套法条进度落后,而相关脱序情况,更遭到严重漠视。

 柯文哲说,像是脑死判定医师不足的问题,早在九十一年原本就希望透过修法解套。没想到,当时将脑死判定医师资格范围从原本的“神经内外科以及麻醉科医师”放宽至“神经内外科,以及经训练后的内、外、儿、麻醉以及急诊医师”,却因为训练办法一年多来迟迟未定,使得脑死判定医师的资格反而缩减。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