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0月31日讯】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
(Ca.3300~2200 B.C.)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是一种非常重要礼器。它的基本造形为方柱体,内有贯穿的大圆孔。方形,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地方”的宇宙观;而贯通的圆洞,可能是象征生民与神只世界间的“沟通”。
华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琮上,则常琢有特殊的“面纹”,代表着神只、祖先及神灵动物。“面纹”的表现方式有繁有简。本院所藏的这件琮,外壁共分十七节,每一节以四个近90度转角的边棱为“面纹”的中轴,向左右两侧各铺展最简化的“面纹”─以两道饰有平行弦纹的长横棱表示“冠”,一道短横棱表示“鼻子”,两个浅圆圈表示“眼睛”,但因年代久远,表示眼睛的小圆圈已模糊不清。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件琮上,直槽的顶端均隐藏着一个图像。从表现方式可知,这个图像并不是为了装饰,因为它的线条又浅又细,并且断断续续,如果不仔细观看,是不易察觉的,因此我们推测,此图像可能是一种“密码”,人与神沟通的密码。由于年代久远,四个中的两个已漫漶不清。(邓淑蘋)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