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大纪元10月12日讯】
四库全书
我国历朝均以访求典籍、编纂图书,做为稽古右文的表征。清初修纂〔四库全书〕亦是此一优良传统的延续。
〔四库全书〕网罗历代的重要典籍三千四百余种,分装成三万六千余册,其内容分成经、史、子、集四部,部以下再分许多类。全书所用底本有采进本、内府本、敕撰本、通行本、进呈本、〔永乐大典〕本等,馆臣逐一鉴别,择其善本,并加以考证,体现了我国文献整理、校雠严谨的传统。
〔四库全书〕的编纂,缘起于〔永乐大典〕的校 辑。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初,诏令各省采进图书,并开四库全书馆,至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大体完成了修纂工作,先后十五年间,动员文人学士三千八百余人,先后钞成七部。分贮故宫大内〔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热河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圆明园〔文源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以及杭州圣因寺〔文澜 阁〕,加上翰林院的底本一部。但是经历不到二百 年,就已经三部(文源、文宗、文汇三阁)全毁,一部(文澜阁)残缺,翰林院底本也散佚殆尽。现存本院的一部文渊阁本,收书三千四百七十一种,全书有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一册,七万九千三百余卷,比传存的文溯,文津两阁本轶出甚多,是存世最为完备、也最为精美的一部。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