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玩具艺术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2日讯】
兔儿爷

兔儿爷

 

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多在中秋节上市,大小形态各异。小的作玉兔捣药之状;大的为一只人化了的兔子,披盔戴甲,背插全旗,手执长矛,坐在老虎身上。制作为泥塑彩绘,有手捏,有模制。手捏的较精细,可作案头摆设;模制的放在小摊上出售,色彩强烈,很受儿童欢迎。

板不倒儿

板不倒儿

 

板不倒儿是一种重力玩具。外形多为长圆形,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板例后又能立起来。多用泥、布、纸等作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考之唐〈摭言〉,则唐人已有此物,名‘酒胡子’,乃劝酒具也。”不倒翁便是板不倒儿的一种,因多绘成老翁或官吏而得名。

棕编玩具

棕编玩具

 

棕编玩具以新鲜棕叶编制的玩具,在南方较流行。用编扣、打结、穿插等工艺进行造型,多做成各种昆虫如蜻蜓、蝈蝈以及青蛙、小鸟等。眼睛多用黄豆,以膏药粘连。意匠清新,乡土气息很浓。

猴子翻杠

猴子翻杠

 

猴子翻杠是一种可动的民间玩具。猴子多用木棍和木片做成,四肢关节用线钉起,可以摆动,涂以红、黄、绿等色彩。常见者有两种:一种是将猴子装在用竹篾弯成的弓弦上,随着弓的张弛,猴子便可翻起斤斗来。另一种是猴子爬竿。竿为苘麻杆,使猴子附着其上,用长绳拉动,猴子便会一节一节地往上爬。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民间艺术的丰富及保留远古文化内涵的质量而言,秦晋两地同是令人不可轻视的宝地。然而,山西的地理位置更易于接受八面来风。因此民间剪纸就绝不仅仅是老辣苦涩的远古艺术因袭或传承。而是添了些许聪慧精明、灵透乘巧的酸甜味。这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酿成了剪纸艺术戏中有戏颇耐品尝的余味。
  • 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均陶美在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又以蓝均秋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
  • 大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十五个民族有自己的戏曲剧种。这十五个民族分别是: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侗族、白族、傣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彝族、佤族、毛南族和仡佬族。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悦指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有的是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剧种,如侗族的侗戏、朝鲜族的唱剧﹔有的是一个民族因人口分布地域、艺术形态等不同,而分成几个剧种,如苗族的剧种有湘西苗剧、广西苗剧、云南苗剧等。这名中国戏曲专家说,中国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大致可分成两个方面。从发展历史来看,有的剧种源远流长,分布很广,如相传源于八世纪跳神仪式的藏戏,后引入民间艺术,形成独立完整的艺术形态,至今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和印度等国的藏族居住区﹔从艺术形式上看,有的剧种借鉴了汉族戏曲的戏剧样式,表演形式程式化,有复杂或简单的行当划分,音乐上采用板腔体、曲牌体或者二者兼并,如傣剧、侗戏等。
  • 泥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于19世纪中叶盛行中国,其中以天津“泥人张”的泥人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最为闻名。
  •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历史上扬州剪纸和山东剪纸都曾久负盛名。然而与大陆众多剪纸不同的是,河北蔚县剪纸以其“刻”而不是“剪”,在大陆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