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24日讯】
据来自中国北京世界华人艺术的讯息
中国乡村家俱作为学术意义的划分,涵盖面极广。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家俱的地域性特点十分显着。以一篇短文将其分门别类,恐不可能。
中国乡村家俱中的杰出代表,以长江为界,南方推苏州地区做工家俱(简称苏做),北方则以山西地区做工家俱(简称晋做)为首。这南北两派的风格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乡村家俱的整体风貌,体现出由明至清漫长的演变过程。
中国乡村家俱以苏晋两做为代表决非偶然,它的杰出成就充分反映在它的实用美学意义上,其做工手法纯熟,整体设计完善,是其他地区家俱所无法比拟的。它的杰出成就已得到世界公认,欧美一些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在私人收藏家中亦倍受青睐。追究其原因就十分必要。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文人为中心的,“学而优则仕”几乎是做官的唯一途径。明清两代,文人左右社会时尚已成自然。社会的好恶自觉不自觉地以文人的好恶为标准,尤其在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上,文人们会带动全社会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古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层层被融进了地域文,乃至演变出千文万华的乡村家俱精品。这一点非常重要。明清两代中国家俱辉煌成就的成因就在于此。
古代中国,在文人的影响下,社会总体会对生活的品质提高要求。文人是社会尺规的制定者。就家俱而言,他们会不停地对家俱制做者提要求,以自已的审美不厌其烦地修正工匠的不足之处,使之完美起来。中国乡村家俱就是在这种近乎苛求的社会氛围中顽强地发展起来,摒弃糟粕,汲取精华,奠定了古典的中国乡村家俱在世界家俱史上的崇高地位。
中国乡村家俱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俚俗,尚未有人把乡村家俱与城市家俱作出比较。前文说过,乡村与城市之间有着一条明显的界限,而家俱之间似乎没有。它只有一个模糊渐变的过程。我们只有弄清这个过程的规律,才能顺利地分辨出它们来。
乡村家俱的成因与居住环境关系密切,以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实物为例,明清两代为主体,尚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元代实用家俱存世。乡村家俱总体上设计夸张,是因为家俱是居室中直接装饰手段,又是最为实用者。一般说来,乡村居住环境宽松,居室面积大,所以家俱设计夸张十分必要。
譬如官帽椅。这类如宋官帽翅式搭脑的椅具,由宋到明至清,甚至至今仍在乡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存世量极大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官帽椅除搭脑伸出,扶手亦伸出,设计夸张,连此类椅的俗称四出头都饱含夸张之意。这种四出头椅具在城镇数量明显减少,大户人家才少有陈设。
我们把乡村家俱与城市家俱做一比较,就会看清家俱文化的依附性,它由社会整体文化派生出来,反过来又为社会文化服务。这就是为什么乡村家俱在乡村中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而不存在于城市,一旦流入城市也会迅速发生改变的原因。
中国古代家俱的断代是件十分复杂的问题,它的难度来自带有制造年代的标准器非常稀少。另外,有些传统的家俱做法,自宋至今,在一些地区尚未间断。比如夹头榫的条案,设计简单合理,结构结实实用,一直深受乡村人的喜爱。有些看着十分古朴的乡村家俱,实际上生产的年代并不久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