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23日讯】
出身贫苦的北宋名臣范仲淹(989─1052),是既能干又正直的政治家。他早年在朝廷任职时,敢直言指责政事的得失,因此三次被贬;出任陕西经略使(副边防长官)时,有效地防御了西夏的掠犯;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联合富弼等人实行“庆历新政”,积极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改革。
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在边塞写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二词,意境鲜明,苍凉豪放、感情强烈,历来脍炙人口;散文《岳阳楼记》我国散文诗上的一座丰碑,其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言凝练,思想境界极高,足可以和天地共不朽。
范仲淹向来以仁爱为怀。早年被贬到浙江当官时,一位姓孙的小吏病逝,留下老婆和两个孩子,因缺路费不能回乡,景况十分凄凉。他知道后立即赠与俸钱数百缗(“缗”,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带动同僚纷纷解囊。他还租了小船,并派出一名老吏护送孤儿寡妇回乡。为了避免途中阻滞,特赋诗一首,嘱老吏经过关卡时给有关的官员看:
一叶轻帆泛巨川,
来时暖热去凉天。
关防若要知名姓,
乃是孤儿寡妇船。
开笔两句描绘了途程的艰辛和漫长。“关防”即军队防守的要塞。结句点明这是“孤儿寡妇船”,含着希望关防官吏给予关照。帮助他们顺利回乡之意。此诗没有什么文采,但饱含着对孤儿寡妇的关切。
他在陕西任边防官时,有一个放贮朝廷诏旨、敕命的笺筒,是黄金铸成的,其上还镶着宝石,极之珍贵,但被一名老卒偷了。事发,老卒后悔莫及,惊惶不已,按法将受严惩,范仲淹却没有究治。范逝世后,诗人袁桷写诗赞曰:
甲兵十万在胸中,赫赫英名震犬戎。
宽恕可成天下事,从他老卒盗金筒。
诗从“威”、“宽”两个方面刻画范仲淹的形象,虽然也缺文采,但很中肯。
范镇守边疆时,因措施得当而威震“犬戎”(对西夏人的蔑称),西夏人说“小范子胸中自有甲兵十万”,不敢来犯,诗的一二句赞扬他守边的功绩。三、四句肯定他对窃金筒者的宽恕态度。古有箴句云:“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虽属于儒家的“仁”道,然而比无休止的你整我斗要好得多。
帮助孤儿寡妇和宽恕犯错老兵,都只是范仲淹人生途程中的小事而已,但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具体体现。如今,有个别官员虽然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但却见死不救,甚至其座驾撞倒了人也不顾而去,他们与范仲淹的品格有天渊之别。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