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代修炼文化留给人的启示

文/旭日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17日讯】修炼几千年来贯穿着中华文化,成仙成道,修成正果,返本归真,许多故事被流传和记载。然而世间迷幻深重,无论历史上多少神迹的显示,白日飞升,虹化羽化,或是神通大显, 若干年后,人们都是当作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 很少人细想一下,若是全然虚无飘渺,而何以能几千年承传下来?因为看不见的就不相信。

于是辉煌的佛窟成了壁画或佛像艺术的典范,人们会赞叹一句: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刻划出这么伟大的佛像,这么丰富多采的佛国世界。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于是有人想,那舍利子是不是佛的牙齿或骨头。那么,不修炼的人为什么就没有呢?

于是有人说:这不坏的高僧肉身又有何用?那么,为什么这些高僧的肉身没有化为尘土呢?

九华山地处华东皖南山区,具有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阴霾潮湿,雨多雾重。在这样高湿度的自然环境中,九华山竟先后出现了许多尊高僧不朽肉身,这其实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破除旧观念的不争的现实。

九华山肉身神像,最早始于唐代。就是那位出生新罗国鸡林州(今韩国庆州市)的新罗国王室金氏近属子弟金乔觉。他二十四岁辞荣就苦,落发出家,携白犬谛听(独角兽)涉海西渡,入唐求法,历尽艰辛,访道名山。于开元末,卓锡九华山,宿岩洞,餐白土,宴坐清修。至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夏七月三十日,忽召众徒诀别,顿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跏趺示寂,寿终九十九岁。三年后,打开石函,僧徒们惊奇地发现金僧肉身,竟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憾金锁”。

百岁宫明代高僧无瑕和尚也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在五台山出家后,历游名山。于嘉靖十七年爬山涉水,行程万里,来到九华,择东崖摩空岭上卓锡,在云海雾涛中的摘星亭下,结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刺舌血拌金粉,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后用三十八年时间,抄完了这部八十一卷《血经》。这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诚的信念!天启三年(公元一六二三年),一百一十岁高寿的无瑕法师圆寂。这位超人大法师临终时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摩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 众僧徒将无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后启缸,肉身完好,容颜如生。

其它现存的肉身佛像还有誉为地藏菩萨“第三代应身”的清朝大兴和尚,供奉在新建地藏寺的慈明和尚肉身,通慧禅林比丘尼释仁义师太真身,以及现代的明净法师和坐化于安阳县善应镇境内的灵泉寺的吴云青老人。

这些不朽肉身的存在明确地展示着人体生命的一大奥妙:修炼是可以改变人身的物质的。人间的物质当然遵守新陈代谢的规律。但一定的规律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对一定物质存在形式起作用。修炼是能使人回归宇宙的家园,而在这浩瀚的宇宙中,物质千姿百态,生命丰富繁荣,人间对物质的理解与认识又怎么能洞穿宇宙的无限时空的一切真相呢?这些不朽的肉身没有了新陈代谢,却没有腐坏反而长存不坏,这意味着这些肉身的存在并不是依赖于通常生存所必需的从新陈代谢中获得的能量。而且外在的环境中的因素也明显的对之不起作用。这说明了宇宙中有更超常的法则和能量使这些肉身没有解体。

所以,修炼的角度来看,高僧在修炼过程中,其肉身已被另外一种高能量物质所代替,不受我们这个人间时空的规律所制约,虽然组成形态并无多大差别,但能量的构成和代谢已经改变了。所以经久不腐。同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真正修炼的人是不会生病的。修炼是超常的,而不是虚幻。

看不见的就不相信,那么当人们眼睁睁地看到那颜面如生肌肤仍有弹性的不朽肉身时,又该相信什么呢?
转载自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倒是,” 李岩赞同地说,“共产党讲无神论嘛。”“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中国五千年修炼文化已经渗透到老百姓骨子里了,xx党如果要推行它的学说,就必须打碎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
  • 回溯中华五千年修炼文化,修成神仙的有淡泊人生的隐士,有出将入相的朝廷命官,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周朝的第五任国君周穆王即是帝王得道成仙中的一例。
  • 古典名著《西游记》以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揭示了一个修炼人的修炼历程。书中一人一事暗藏玄机,看似虚幻,实有所指,师徒四人,各个寓意不同。
  • 回顾中华五千年的修炼文化,有不少帝王是修道的人,象黄帝、汉武帝、周穆王等等,以下讲述的是又一位得道的国君 -- 战国时燕昭王的故事。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离奇!男子一想结婚就会身患绝症,恢复单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师预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会孤老终生。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