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日本报导)四月的广岛,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樱香与历史的回声。从台湾来的旅人乔大走入广岛和平纪念公园,踏在铺满樱花瓣的小径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奇妙的静谧与敬意。公园内的原爆圆顶馆静静伫立,宛如时间的守望者,在樱花树下诉说着那段不愿被遗忘的记忆。
樱花盛开的春天,是广岛最温柔的季节。和平纪念公园内种植了超过三百株樱花树,每到四月初便共同绽放,让这座充满历史重量的地方,也染上了春天的柔美。游人们缓步行走,没有喧哗,只有相机快门声与低语,我在一棵樱花树下驻足,让落花在掌心停留几秒,仿佛捧着一段难以名状的感伤与希望。
我想,日本人对历史的尊重,不是将痛苦封存,而是让它与日常共存。即使在最繁花似锦的季节,他们也未曾遗忘曾经的灾难与伤痛。



广岛城:战火后的重生象征
离开和平公园后,乔大和太太一同前往广岛城。这座由毛利辉元于16世纪末所筑的古城,在二战原爆中毁坏殆尽,1958年重建为博物馆,如今已成为象征广岛重生的地标之一。春日午后,城堡四周被樱花包围,倒映在护城河中的影像如梦似幻。
在城内展区里,我们看见广岛过去作为武家政权中心的历史资料。那一瞬间,我不禁思考:从战国雄风到核爆重生,这座城市承载的历史,是多么厚重却也坚韧。


意外的惊喜:岩国城的高地浪漫
原本的行程只安排了锦带桥,但购票时发现有一组套票,包含了锦带桥、上山缆车与岩国城。太太说:“既然都来了,就去看看吧!”
缆车沿着山坡缓缓上升,窗外是盛开的樱花与潺潺的锦川。当我们抵达山顶,岩国城便静静地立在那儿,白墙黑瓦,映着蓝天,像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一幅画。
岩国城由吉川广家于1601年所建,因江户幕府“一国一城令”而于仅仅十年后拆毁,如今的城是1962年重建。虽非原貌,却依旧保有古城风华。城内展示吉川家的武具与文物,而最令人屏息的,是从天守眺望的风景——锦带桥仿佛一轮弯月,静静横跨在锦川之上,岸边樱花如云,那一刻,我觉得这趟登城是值得的。



锦带桥:五拱之美与花影交错
走下山,我们终于来到梦想中的锦带桥。这座1673年完工的五连木拱桥,以榫卯结构打造,不使用一根铁钉,光是技艺就令人赞叹。而此刻,它静静地横跨在清澈锦川之上,两岸是满开的樱花,如诗如画。
在桥上行走,脚下木板轻微弹跳,与樱花随风轻摇的影子互相映照。桥下有人撑船缓行,拍照、赏花、谈笑,整座桥仿佛成了连结过去与当下的纽带。每走一步,都像在穿越一段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宫岛暮色:朱红鸟居与夕阳交织的神圣时刻
傍晚时分,太太突然提议:“要不要去宫岛看夕阳?”
于是乔大在回程途中中途下车,搭上渡轮前往严岛神社。夕阳正缓缓西沉,海面映着橘金光芒,而那座传说中的大鸟居正静静矗立于水中,犹如漂浮的梦。
旅人站在海岸,随着潮声与微风,静静等待夕阳完全落下。鸟居的影子拉长,与我们的身影并肩前行。乔大没有继续拍照,只是想把这一刻的宁静与庄严,好好放进心里。



历史与自然交会的旅程
这趟春日旅程,从广岛和平公园的沉思,到岩国城的壮丽眺望,再到宫岛夕阳下的宁静敬畏,一路上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色交错编织出一幅动人风景。
旅人深信,旅程的意义不只是拍摄风景,更是在每个停留处与土地、与历史对话。而日本人对古迹的维护与对自然的尊重,更让人钦佩。在樱花如雨的日子里,我们看见的不只是美,而是一种文化的灵魂。
这些影像与记忆,会随时间流逝,但那份感动与敬意,会一直留在旅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