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竹产业地景艺术完工 打造樟湖地区旅游新亮点

坐落于云林县立樟湖生态国民中小学后方樟湖茶树园,往后栋仔山接挑笋古道的半道上,新落成了一座以“壳”为名的竹产业艺术亮点,今(8)日举办发布会。(廖素贞/大纪元)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4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 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坐落于云林县立樟湖生态国民中小学后方樟湖茶树园,往后栋仔山接挑笋古道的半道上,新落成了一座以“壳”为名的竹产业艺术亮点,今(8)日举办发布会,由樟湖生态国民中小学学生及樟湖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林启显 ,带来精彩表演,共同欢庆新亮点的完工。

以“壳”为名的竹产业艺术亮点,成了樟湖地区的旅游新亮点。(廖素贞/大纪元)

云林县古坑乡樟湖村过去因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贝壳化石区等,吸引不少观光客的到访,但在921大地震后,因自然环境及交通道路受到严重破坏后,整个经济产业已不复往昔,如何振兴地方、翻转创生是近年来政府单位亟需面对的课题。

为推动大古坑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云林县政府向农业部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争取290万元补助,并投入60万元办理“云林古坑草岭翻转环境创生产业计划”,以“技艺人才培育与知识分享”、“合作共创与发想事业”及“建构移居返乡支持系统”为计划三大目标,其中,与樟湖生态国民中小学等在地团体合作规划古坑樟湖竹产业艺术亮点一座,活化在地闲置空间,并为绿意盎然的山头妆点上新特色,吸引旅人新关注。

学生以茶水来浇灌竹创艺术“茶子”,希望茶树能生生不息。(廖素贞/大纪元)
蔡慧婷(右三)老师所带领的艺术团队。(廖素贞/大纪元)

计划处处长李明岳表示,今年年初县府在云林高铁站设置的“永续微灯会”是以各色区在地素材创作的,每件作品在展出结束后,又回到社区去发展,因此如何把“永续”变成在地的亮点,是云林可以来推动的方向,竹子是云林山区传统的产业,而且有很多老师傅,因此这次我们结合了艺术家、学校、 老师傅共同创作了这座以贝壳为元素的艺术亮点,希望带动未来每个社区都能以在地元素,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景艺术”,那云林就有一堆珍珠,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就比钻石还闪亮,“云林没有阿里山、日月潭,但我们可以打造一些永续的地景艺术,成为在地的观光亮点及可以深度体验的价值。”

在樟湖国中小陈清圳校长的号召下,借樟湖地区的资源、景观与步道等优势,以在地特色贝壳化石为发想,与樟湖村长等在地团体讨论,选择了本次地景艺术创作的地点,邀请竹曰工坊蔡惠婷老师的团队操刀,主题以“壳”为发想,于樟湖美丽的山林景观中产生出一个新的代表性地标,让大家可以在此放慢步调、倾听万物的声音,感受竹工艺带来的光线与艺术之美,体会彼此相互包容,成为共融的生态圈之可能。

作品设计者蔡惠婷老师表示,这座竹创作品,除了主体结构用铁架外,其他都是用竹片依附起来,没有用到一根钉子,因为竹子是个永续环保的材料,坏了可以再重作,而且可以变化造型,所以我们选用铁架来当主题结构,创作过程在学校、社区、工艺家、铁工等不同单位的合作之下顺利完工,期待未来在这个场域中可以连接不同世代、产业、文化等元素,一同激荡出各种美妙的火花。

“壳”坐落于茶树园中(座标点:23°36’12.1″N 120°37’55.0″E),欢迎每一位旅人与孩子一同来感受古坑樟湖竹艺之美。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