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年,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螳螂叶隐身术——书呆子的糗事
楚地有个穷书生,家徒四壁,米缸见底,却偏想从书中找到黄金。这日,他翻读着《淮南子》,读到一句话让他眼睛一亮:“螳螂伺蝉,自障以叶,可隐其形。”
他猛拍大腿:“哈!这可了不得!原来螳螂用树叶挡在身前,竟能隐形不见——世上竟有此等奇术!”
说罢,他立马跑到屋外的大树下,仰头张望,希望找到等待捕蝉的螳螂。找呀找,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让他找到了。一树枝上有一只螳螂果真捧叶伏身,悄悄瞄准一只正鸣叫不止的蝉。穷书生激动不已,一伸手将螳螂连叶捉下,满心欢喜道:“此叶必灵!”
谁知那叶一脱手,竟混入一地落叶堆中。他左翻右拣,似乎叶叶一个样,怎也分不清哪一片才是“灵叶”。无奈之下,不想放弃的他索性将地上所有落叶扫干净,整整装了几斗,扛回家去。
回到家中,他一一挑叶贴一眼检验,每试一叶,便问妻子:“汝见我不?”
妻子起初还陪笑说“见”,后来见他试了数十片叶子还不放弃,终于不耐其烦,心道:“不如将他哄一哄罢。”于是随口敷衍道:“不见了,不见了!”
书生一听,大喜过望:“成也!隐形术果真灵验!”当即捧着这片“灵叶”,直奔大集市。
到了摊贩面前,他一手拿着那片“灵叶”遮掩自己的一眼,一手抓起摊上自己喜爱的东西,就要转身离开。小贩即喊:“小偷!”巡市吏役一把擒住他,他还惊讶地喊:“咦?你们看得见我?!”
吏役绑缚他带到县令那儿。县令一番审问,他一五一十将自己行使“螳螂叶隐身术”的经过娓娓道来。县官听完,笑得前仰后合,对吏役说:“此人痴贼,可怜得紧,放了罢。”
呆贼遇到了宽宏大量的官员,逃过一劫,免牢狱之灾;心术不正,脑袋不清,哪天难保他不再糊糊犯错?
书中有道,若只从书中摘句捧玩、试验,岂非将圣贤书读成“笑谈”耶?
受骗“千金买凤”结局为何好十倍?

在楚地有个挑担小贩,肩上担着一只山鸡,一路晃荡,走街串巷叫卖。偶然有个路人见那鸡的羽色光彩夺目,便叫住他问道:“喂,这是什么鸟?长得可真不俗!”
小贩一听,心生一计,立刻正经八百地应道:“此乃天上神鸟,凤凰也!”
路人闻言眼睛顿时张得大大地说:“什么?传说中的凤凰?!我从小听说凤凰非凡鸟,不食人间烟火,没想到今日竟被我遇上!你卖吗?”
小贩不慌不忙,装作惜物的样子:“凤凰岂可轻易贩卖?不过嘛……若君诚心,可考虑卖给你。”
路人当场掏出千金来购买。小贩摇头说:“唉……千金难割爱也。”
路人急了,随即又道:“加倍!千金加倍!”
小贩装作勉为其难地点头:“罢了罢了,君真心求购,我就割爱了。”
路人如获至宝,捧着“凤凰”小心翼翼回家,准备献给楚王。谁知过了一夜,这只“凤凰”竟一命呜呼。
路人望着死鸟,捶胸顿足,但他并不是心疼失去了二千金,独独惋惜没能将凤献给楚王。此事在乡里传开,人们听到后都替他惋惜说:“此人一心献上宝贵的凤凰给国君,其忠诚可表,天意未遂,真是可惜呀!”
此事传到宫中。楚王被此人的诚意感动了,感叹道:“竟有百姓千金买凤,欲以献我,朕心甚慰!”当即下令召见此人给予厚赏,是他当初买“凤”价金的十倍。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云: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细细一想,一假、一真,作为本文两个故事的呼应,不也“真”妙乎!@*#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