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访布达佩斯 寻找历史与现代交会的节奏
【大纪元2025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匈牙利报导)“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经十个国家几十座城市,听着导览享受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一起欣赏布达佩斯两岸风光。”——沈台兴
历史苏醒的城市,春天展开柔和篇章
初春的布达佩斯,是一幅从历史深处缓缓展开的画卷。当台湾云林女婿的沈台兴踏上这座欧洲城市,迎接他的是多瑙河畔清爽的风,还有街头绽放的丁香与樱花。那是来自过去与现在交会的讯息,低语着匈牙利首都的记忆与希望。
沈台兴退休前任职于科技业副总职位,这次旅程,则像是一场对时间的回望,也是一场放慢脚步的学习。他说:“一直以为多瑙河河水是蓝色,到了现场才发现其实不是。是蓝色多瑙河的旋律误导了我们吗?还是英文里的 ‘blue’ 本就有忧郁的含义?”
多瑙河游轮:在水波上沉思城市的呼吸
布达佩斯的旅程,自然离不开多瑙河。沈台兴选择搭乘游轮,在水面上缓缓前行。穿越链子桥(Széchenyi Chain Bridge)时,他举目望向两岸,布达与佩斯这对双胞城市,如同历史的两面。布达一侧,丘陵上的城堡区静默矗立;佩斯则平坦开阔,现代建筑与巴洛克宫殿并存。
这座城市没有被快速的现代化吞没,反而保留了岁月的缝隙。夜晚来临时,桥梁点灯,河面泛起闪烁的倒影,那是布达佩斯的夜与水共舞的节奏。
春日气息:阳光洒落的节拍与人文韵律
三至五月的布达佩斯,气温约在 10 至 18 度之间,是一年中最适合旅行的季节。街头的行道树正吐新芽,户外咖啡座一张张开展,市民悠闲地阅读、谈话,或只是静静看着街景流动。
沈台兴说,他最喜欢在靠近安德拉什大道(Andrássy út)的露天座位喝一杯黑咖啡,看着行人脚步匆匆,有一种恬淡又充满故事感的静谧。他观察这城市的节奏:“虽然不像台北那样高楼林立,但它有一种更贴近人的生活温度。”
城市巡礼:从教堂到纪念碑,阅读历史的篇章
沈台兴在布达佩斯的足迹,踏遍了数个经典地标。首先是 圣伊什特万圣殿,那座圆顶与双塔耸立的建筑,被誉为城市的心脏。站在殿前广场,回望天际线,他说:“这不是一座炫技的建筑,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接着,他造访了 英雄广场(Hősök tere)。那座立于中央的千年纪念碑,与其下方的七位马上骑士雕像,述说着匈牙利民族的起源。那些青铜雕刻在阳光下泛着淡绿色的光泽,似乎也在诉说历史的重量与荣光。
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 是另一座令人惊艳的建筑。教堂的屋顶铺着色彩斑斓的瓷砖,拼出几何图腾,仿佛是天空中掉落的一块马赛克艺术。这座教堂既是宗教圣地,也是艺术宝库。
河岸观察:在对岸与倒影间思索人生定位
匈牙利国会大厦(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那是一座歌德式建筑的极致代表。面对它的巍峨,沈台兴静默良久。他说,从科技产业退休后,看见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建筑,让他思考:“我们留下的,不该只有效率与创新,更应是价值与意义。”
他特别指出一处被游客忽略的角落——通往城堡山的隧道,拱门上刻着盾徽与狮头雕饰,是19世纪的工程奇迹。那条暗道,像是时间的通道,把过往与未来衔接起来。
旧与新交融:一场不疾不徐的城市对话
沈台兴也特别提到多瑙河边一栋玻璃帷幕建筑,那是布达佩斯近年来新落成的现代建筑之一,外型像一颗巨大的水晶果实。与旁边古典建物并存而不冲突,象征着布达佩斯的发展逻辑:尊重过去,也拥抱未来。
如同他在人生下半场所追求的:“我们也可以像这座城市一样,在传统中长出创新的枝节,不需急躁,却能深远。”
在蓝色与灰色之间,看见自己的心境
离开布达佩斯前,沈台兴再次登上游轮,看着河水悠悠流淌。他再次提起那首误导人心的《蓝色多瑙河》,轻声笑道:
“你说它蓝吗?不如说,它是透明的,是沉静的,是包含万千情绪的灰蓝。那正像我此刻的心情。”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