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国小低年级学童2成无规律运动 学者:做家事有助身体发展

台湾7至8岁的国小低年级学童,有2成缺乏运动习惯,学者2025年4月2日建议,家长应提早培养孩子运动习惯、鼓励孩子参与家事。政府方面,可考虑推出“家庭亲子运动消费券”,帮助孩童身体发展。(国科会提供)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5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儿童身体动作发展将影响健康、脑力发展、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及学业表现,但学界调查发现,台湾7至8岁的国小低年级学童,有2成缺乏运动习惯,每周运动7小时以上者不到2成。学者2日建议,家长应提早培养孩子运动习惯,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事,帮助身体动作发展。

国科会补助“台湾幼儿发展调查资料库建置计划”,针对台湾学前3至6岁及国小7、8岁儿童长期追踪调查,解析儿童身体动作发展样貌。

台湾师范大学幼儿与家庭科学系教授张鉴如表示,身体动作发展不足,恐造成儿童动作协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运动参与及日常活动表现等。整体来说,台湾儿童的身体动作随着年龄稳定成长,特别在3至5岁的学前阶段,发展速度较快。

张鉴如指出,在展现不同身体动作能力时,男女表现都有其长,在学前及学龄阶段,女孩手部协调与精细动作上,明显优于同阶段男孩,例如能自行转回并转紧宝特瓶盖。至于国小男孩在粗大动作表现,如运用全身的手臂、腿部、躯干则超越同阶段女孩,可以双脚连续前跳。

不过,根据计划调查研究发现,台湾高达8成以上的国小低年级儿童,运动时间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每日1小时标准,相比美国国小儿童有42%达标率,落差显着。

台湾儿童也缺乏运动习惯,每5名国小低年级学童中就有1人没有规律运动。即便有运动习惯,运动强度仍不足,仅3成达到中、高强度,像是游泳、打篮球、踢足球、快跑等,但比例远低于日本的63%。

张鉴如建议,除了提早培养孩童运动习惯,做家事也可以提升儿童身体动作能力的发展,且时数越长、效果越好,例如拖地、晒衣服、套床单、倒垃圾能增进粗大动作发展,而擦桌子、折衣服、洗餐具、摆碗筷等,则可提升儿童精细动作的能力。

张鉴如认为,卫福部、教育部等相关部会,应透过各类平台宣导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性。她说,过往曾经发过“动滋券”,未来可考虑推出“家庭亲子运动消费券”,让亲子有诱因能一起动起来。◇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