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王者烦
【纽约风情】

弗里克收藏馆春季优雅重现 全新展厅抢先看

文/曾莲
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历经5年整修,今年春季重新开放,图为馆内的东艺廊。(曾莲/大纪元)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5年04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曾莲纽约报导)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今年春季,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这座曾属于镀金时代工业钜子亨利・克莱・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的豪宅,如今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向世人展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亨利・弗里克“胡桃木房”内的肖像画《Comtesse d’Haussonville》。(曾莲/大纪元)

二楼私人空间首次公开

此次馆方最大胆的创举之一,便是首度向公众开放过去作为家庭居所的二楼空间。这些房间在1935年后曾作为博物馆的办公与会议用途,而今在精心修复之下,华丽重生。从天花板的壁画、大理石壁炉,到手工雕刻的木作装饰,每一处细节皆诉说着过去的生活质感。

亨利・弗里克“胡桃木房”内的肖像画《Lady Hamilton》。(曾莲/大纪元)

新开放的二楼展厅,展出了大量小型绘画、雕塑与装饰艺术品,其中不少为首次展出或新近购入的珍品。创办人亨利・弗里克原本的卧室,因其华丽的胡桃木墙板而被馆方称为“胡桃木房”(Walnut Room),展出一系列肖像画。焦点作品包括罗姆尼(Romney)的《汉密尔顿夫人》(Lady Hamilton,1782)肖像,这幅画将重新挂回壁炉上方的核心位置,以及安格尔(Ingres)精致的《奥松维尔伯爵夫人》(Comtesse d’Haussonville, 1845),此画堪称弗里克馆藏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

在弗里克女儿海伦(Helen Clay Frick)的房间中则展出精致的文艺复兴时期金色底板画作,突显她在馆藏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原位于一楼的布歇厅回归至二楼夫人阿黛莱德的私人起居室。(The Frick Collection提供)

另一大亮点,是原位于一楼的布歇厅(Boucher Room)回归至二楼,在弗里克夫人阿黛莱德(Adelaide Childs Frick)的私人起居室。这间以洛可可风格装潢的房间,如今恢复其原始氛围,与所陈列的画作相映成趣,成为整个二楼最具魅力的一隅。

弗里克收藏馆二楼的肖像奖牌展厅。(曾莲/大纪元)
弗里克收藏馆二楼的瓷器展厅。(曾莲/大纪元)

传世之作与新藏珍宝齐展风采

除了家族藏品外,博物馆也展示了几批最近加入的重量级藏品。这些展品虽不若一楼的大型名画般知名,却是相关领域中的翘楚之作,包括Sidney R. Knafel 遗赠的法国彩陶、Sullivan夫妇捐赠的维也纳Du Paquier瓷器、以及Stephen K.与Janie Woo Scher收藏的珍稀肖像奖牌。此外,馆方也首次对外永久展出其重要的古董钟表收藏,细致的机械工艺与历史感兼具,令人叹为观止。

弗里克收藏馆二楼的古董钟表收藏展。(曾莲/大纪元)

馆内重新开放的一楼空间,继续扮演弗里克馆中枢的角色。熟悉的椭圆厅、东西艺廊、弗拉戈纳尔厅、餐厅、图书馆与起居厅依旧保留原貌,但经过整修后更显典雅。大师作品重新排列,让观众得以以新视角欣赏曾熟悉的名作。

6月18日至9月8日,馆方将于新设的一楼特展厅推出《维梅尔的情书》(Vermeer’s Love Letters)主题展,延续弗里克一贯聚焦大师级作品的策展传统。这不仅是对馆藏核心精神的致敬,也为观众带来对经典艺术的新解读。

弗里克收藏馆一楼的Fragonard Room。(The Frick Collection提供)
为还原1935年博物馆初开时的花卉布置,馆方特别邀请雕塑家Vladimir Kanevsky创作一系列瓷器花草作品。(曾莲/大纪元)

瓷器花卉的浪漫致敬

为了向1935年博物馆初开馆时的花卉布置致意,馆方特别邀请乌克兰的雕塑家弗拉基米尔・卡涅夫斯基(Vladimir Kanevsky)创作一系列瓷器花草作品,分布于各展厅中。卡涅夫斯基以拟真植物雕塑闻名,曾在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俄罗斯冬宫与华盛顿Hillwood Estate展出。此次展览由副馆长兼首席策展人萨洛蒙(Xavier F. Salomon)策划,将展至10月6日。这些宛如新鲜花束的瓷艺,不仅为古典空间注入柔和生气,也唤起参观者对历史场景的想像与共鸣。

瓷器花草作品栩栩如生。(曾莲/大纪元)
瓷器花草作品栩栩如生。(曾莲/大纪元)
弗里克收藏馆一楼的艺廊,展出一系列陶瓷作品。(曾莲/大纪元)

全新施瓦茨曼音乐厅启用

配合新展区开放,弗里克收藏馆亦全新启用拥有218个座位的史蒂芬・A・施瓦茨曼音乐厅(Stephen A. Schwarzman Auditorium),并于4月26日至5月11日举办为期两周的春季音乐节。节目包括古典、巴洛克与当代音乐演出,并特别邀请2024年普立兹音乐奖得主Tyshawn Sorey发表新作。

这场音乐盛会由音乐与表演艺术总监 Jeremy Ney策划,不仅重启馆方历来广受好评的音乐传统,也进一步将视觉与听觉艺术融合,提供观众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全新启用的音乐厅Stephen A. Schwarzman Auditorium,有218个座位。(The Frick Collection提供)

博物馆与艺术研究中心双轨前行

弗里克收藏馆自创始人亨利・弗里克于1919年辞世后,逐步转化为一座对公众开放的艺术殿堂。其女海伦・弗里克更于一百多年前创立了弗里克艺术参考图书馆(The Frick Art Reference Library),如今成为全球顶尖的艺术史研究中心,对学者、学生与爱好者提供无价资源。最近,图书馆重修并更名为“弗里克艺术研究图书馆”(The Frick Art Research Library),强调其研究导向与公共角色。

弗里克收藏馆内的室内花园。(曾莲/大纪元)

弗里克收藏馆的重开,不仅是建筑修复工程的圆满成果,更是对艺术与文化深度的再一次诠释。它不单是一座展示欧洲艺术珍品的博物馆,更是一处活生生的时间胶囊,让人穿越世纪、走入私人故事、倾听历史的回声。

无论是老访客重游故地,或是新观众初临此境,弗里克收藏馆都以其独有的优雅与厚度,每一位访客都可以在艺术与历史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片刻静谧与深思。◇

弗里克收藏馆内的楼梯间。(曾莲/大纪元)

开放时间:

4月17日起至6月22日(5日开放):
•周三、周四、周六、周日:11:00 a.m.–6:00 p.m.
•周五:11:00 a.m.–9:00 p.m.
•周一、周二及节假日休馆
•每周三 2:00–6:00 p.m.提供自由定价入场(Pay-what-you-wish)

自6月23日起(6日开放):
•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11:00 a.m.–6:00 p.m.
•周五:11:00 a.m.–9:00 p.m.
•周二及节假日休馆(详情请参阅官网的节日时间表)

地址:1 East 70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1

购票及查询:www.frick.org/tickets

责任编辑:李维真

关联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欧洲人对陶瓷的钟爱曾达致狂热的程度,而今这种热忱早已平息,在欧美的多数博物馆和家族珍宝陈列中,瓷器通常是作为次一级展品置于玻璃展柜中,为华丽的展品增添一笔俗世之美。近日,《瓷器不简单:阿琳‧西歇特作品和阿恩霍德藏品展》在纽约弗里克陈列馆开展,该展览旨在通过别有创意的展示,重新点燃我们欣赏陶瓷工艺的热情。
  • 弗立克美术馆起居室的三幅古典人物画作总令我流连忘返,不仅是画的技巧,更因为历史人物的内涵与张力——弗立克将两位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公案人物,挂在起居室一左一右彼此互望,摩尔线条坚毅严正,克威尔表情隐晦没有生气……
  • 想在一小时内快速游览纽约地标?三大特色展览提供丰富体验!纽约植物园内的迷你火车穿越缩小版纽约地标模型,重现都市景观之美;一起走入最甜美的纽约风景,纽约市博物馆圣诞新年特展Gingerbread NYC,用姜饼创作呈现五大行政区的地标建筑;错过了跨年烟火的朋友,可以来到时代广场心脏地带的RiseNY,走入沉浸式飞行体验,感受如翱翔天际般俯瞰纽约经典地标的震撼。
  • 曾经美誉为“全世界最大的商店”的梅西百货(Macy’s),有近170年历史,不仅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百货公司之一,位于纽约34街的梅西百货旗舰店更是一座融合历史、文化与节庆传统的传奇地标。从3月春日花卉展,到7月令人屏息的美国独立日烟火秀,11月举世闻名的感恩节大游行,12月温馨梦幻的圣诞橱窗与圣诞街,一年四季都充满了惊喜。本期“纽约风情”精选梅西百货九大亮点,带您走入这间源自纽约市的传奇百货公司。
  • 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国古典舞和古典音乐艺术团——神韵艺术团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4月13日期间莅临纽约市,在林肯中心上演。若您是特别到访纽约市短途旅行,携同亲朋好友欣赏演出,那么不容错过周边的一些纽约景点,本期“纽约风情”,特别介绍三条林肯中心附近适合不同人群短途旅行的路线,并提供观赏表演的礼仪贴士和交通指南。
  • 如果你以为要亲身踏足开罗才能体验埃及文化,那么纽约这座“世界之都”将带给你惊喜。本期“纽约风情”精心设计四站行程,带游客在短短一日内穿梭古埃及的金色时代,从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丹铎神庙,到中央公园的“埃及艳后之针”,再透过虚拟实境VR走入金字塔的内部,最后当然少不了品尝地道的埃及美食盛宴,为这场文化之旅画上完美句号。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