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庄瑷筠台湾台北报导)为加强防堵中共统战及渗透校园,教育部长郑英耀14日于立院表示,教育部已召集社会学科辅导团编纂教材,包含国家认同、识读中国(共)威胁等,预计暑假前开发完成,并强调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都应具有正确国家认同。学者表示,乐见教育部现在要做的事,他也呼吁政府应成立“知共中心”,以看清中共本质,让防堵手段更加全面。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4日邀请教育部长郑英耀列席报告业务概况,并备质询。多位立委关注中共渗透校园问题。民进党立委林宜瑾指出,近期有高中老师根据自身的身份认同于课堂上指“台湾是中国的”,也有国小三年级的班导在班上讲“我们是中国人”,台湾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但若要让孩子理解身份认同问题,老师也应做多角度说明让孩子自己思考。
林宜瑾表示,国中阶段以下的孩子,思辨能力都还在培养中,国家意识也最容易受到左右,何况中国是《反渗透法》所定义的境外敌对势力,当学生、家长遇到学校老师用教育手段试图混淆国家认同,甚至为境外敌对势力宣传,就会非常严重。
郑英耀表示,国家安全的位阶最高,没有国家安全,个人也不会安全,《教育基本法》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国民,未来教育部会加强中小学生对国家的认同,能够对身处的地方有更多的理解跟爱护。
郑英耀认为,教育工作者可以有个人对文化的偏好,但其职责应依循《教育基本法》,秉持教育中立原则;教育部邀集社会科老师组成学科辅导团,编纂包含国家认同、识读中共威胁等相关教材,预计在今年暑假开发出来,并希望历史、公民、社会科老师参加研习,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史观与资讯。
民众党立委刘书彬指出,教育部今年2月宣布禁止国内大学与隶属中共统战部的3所大学,以及7所中共军工学校交流与合作,但日前中研院长廖俊智在立院曾提及中研院与这些学校的交流,多为研究人员主动与对方合作的项目,且过去针对交流方式并无明确控管机制,要求教育部说明是否已制定学术交流准则。
民进党立委陈秀宝则说,近期仍传出有大学教授带团赴中交流,另有南部某大学学者与中国共享兰花学术研究成果,结果发表论文不只被降格为通讯作者,通讯地址也被加上中国,“台湾”直接被消失,前者被质疑以交流参访名义遭统战渗透,后者则是以学术研究之名,遭中共窃取研究成果,呼吁教育部与陆委会应跨部会合作谨慎严防统战活动渗透到下一代,并要有相关惩处作为,以保障我国学术研发成果。
郑英耀说,隶属于中共统战部的3所大学,其发展及培育人才目的跟我国大学的办校宗旨截然不同,而中共的“国防七子”军工大学,也涉及到军事、科技相关科研成果以及产业竞争,因此对这10所学校皆禁止交流,其他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无禁止交流,也尊重学生选择就读。
此外,郑英耀也强调,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都应该具有正确的国家认同,识读中共并理解其对台的长期干扰作为与威胁,十分重要,大学也会开启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等相关课程;至于教师带团赴中交流是否合乎份际,以及与中国学者共享资料库是否涉及机敏资料等部分,后续都会再进行调查。
针对教育部准备编纂教材以因应中共威胁,政大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向《大纪元时报》表示,过去在国高中的教科书中本来就有国家认同、两岸关系、国际关系等相关内容,但在教改后的素养课纲让这些内容变得零碎、无法聚焦,十分可惜,因此很乐见教育部进行这件事。
李酉潭认为,在大学部分,要更加落实识读中国,包含大学教师都需要具备这方面基本素养;再者,他认为抗共、反共、倒共、灭共的大前提都要先了解中共,看清中共本质,因此政府应成立“知共中心”,以基金会形式,搜集中共相关议题,并与国际进行交流,涵盖教育部正在进行的部分,如此一来防堵中共渗透与统战会更加全面。
责任编辑:晓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