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公民人权联盟14日举行记者会指出,梁姓卤味摊老板因遭恐吓威胁被迫贱卖摊位,而提起诉讼,但法院公告与老板收到的判决书内容不同,最后被定调为行政疏失,突显司法院对于裁判程序及效力,没有任何查证及把关能力,司法行政管理及风险控管显已彻底失能。

台湾公民人权联盟表示,梁姓卤味摊老板十多年前因遭恐吓威胁,被迫贱卖摊位,故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但多年官司结果,却遭遇荒谬至极的司法经历,法院2019年9月已在司法院系统公告,被告三人应连带赔偿之胜诉判决主文,但收到的判决书却是仅其中一名被告单独赔偿。
台湾公民人权联盟指出,2014年花莲地院早已爆发过裁判主文三版本的丑闻,被告从有罪变无罪。花莲地院调查后仅将此错误推给书记官的业务疏失,至今司法院仍未建立任何有效防错设计,而近期轰动社会的钟文智弃保潜逃案,更坐实法院对裁定流程毫无监督能力。
台湾公民人权联盟说,从花莲地院案,到梁广云案、钟文智案,反复出现的不是单一失误,而是司法系统对于裁判文件处理的全面松动与官僚化。法院内部对于判决与裁定,既无版本封存、亦无公告后之限制、流程上也未设置必须作成的监督节点。
台湾公民人权联盟认为,这样的制度设计,让一判两版、无裁定也能执行成为常态,更让每次出错都能轻易归咎为误传或书记官失误,均未真正进行究责与检讨。
所以,台湾公民人权联盟提出三点要求,一、检讨裁判公告与送达流程,检讨系统以建立权限功能、版本控管与封存机制,所有版本历程均应可追溯比对;二、公告后,裁判应即具法律效力,禁止事后更改内容或抽换;三、禁止官官相护,对违法司法人员应严惩,杜绝以误传、疏失淡化枉法裁判、变造公文书等责任。◇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