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鹭全球7千只 最大度冬地在台湾
【大纪元2025年04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林业及自然保育署11日公布2025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结果,全球共有7,081只,首度突破7,000大关,台湾有4,169只,比去年多34只,仍然是黑面琵鹭最大度冬地。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经由香港观鸟会联系各国定期于每年1月普查,今年的普查时间为1月18日到19日,台湾由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委托中华民国野鸟学会主办,与全台各鸟会及保育团体逾百人共同完成普查。
林业署说明,据统计,2025年全球普查共记录到7,081只黑面琵鹭,创下历史新高;台湾记录到4,169只,占全球总数的58.9%,仍是黑面琵鹭最大度冬地,比去年微增34只。
整体分布数量,台湾超过九成的黑面琵鹭的度冬地区集中在西南沿海,这次记录到黑琵的县市,数量由多到寡依序为台南市2,439只、嘉义县701只、高雄市408只、浊水溪口(彰化与云林交界)255只、云林县202只、屏东县75只、宜兰县36只、金门县23只、澎湖县15只、彰化县13只、台北市1只及台东县1只。
分析台湾的黑琵分布情况,近3年在台湾的族群增加趋缓,总数量变动不多,但各地数量比率有明显波动,这显示黑琵会依据觅食条件移动。其次,每年普查时的环境状况不同,也导致观察分布情况改变,当中以往较少记录到的彰化县与澎湖县,近3年有稳定记录到行踪,显示黑琵在台湾的度冬区域持续扩张。
人为助益应有帮助,林业署说,从110年起实施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将“陆上鱼塭”纳入给付,让鱼塭收成后的10月到隔年4月,至少连续1个月维持20公分以下的适当水深,每公顷每年最高核发1万元。113年台南市友善鱼塭面积多达181公顷,发挥提供黑琵觅食环境的效益。
林业署重申,台湾这次虽然增加34只,但总数未超过2023年的4,288只,近3年来的族群趋势持平,呼吁更多人响应“生态薪水”。
黑面琵鹭其他主要度冬地,包括中国1,671只,占全球总数23.6%,日本716只占10.1%,香港及深圳328只占4.6%,越南112只占1.6%,韩国52只占0.7%,菲律宾17只占0.2%,以及澳门16只占0.2%。与去年相比,全球各主要度冬地区的数量增减幅度不大,整体仅微幅增加93只,族群成长已明显趋缓。◇
责任编辑:林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