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1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陈懿胜台湾台北报导)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今年迈入第五届,大纪元专访新北市摄影学会荣誉理事长陈庆隆谈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的特色,同时他也分享拍摄46年来的心法。从摄影启蒙至今已经46年,陈庆隆一路从李松茂老师短短两堂课启发,凭着自身努力钻研摄影书籍和杂志,从底片时代到数位摄影,走出一条以影像说故事的人生之路。
陈庆隆曾获得台北摄影奖首奖,也是国内外摄影比赛指定评审。陈庆隆回忆起初接触摄影时家境不佳,当时单眼相机和底片价格昂贵,自己则透过管理学校暗房自学冲洗技巧,并在登山时意外发现许多美景值得记录,从此对“集锦”摄影深感着迷。“每一个景都是不可重复的,身边处处都有特殊的美景,只是缺乏被发现的眼睛。”他说。
底片时代的魅力与坚持
在谈到摄影的魅力时,他说道:“底片时代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重来,必须对每个瞬间格外珍惜。”他曾为了拍摄基隆河与淡水河交汇处的云雾美景,十余次爬上硬汉岭苦等数小时,最后才拍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种耐心等待与不可复制的集锦魅力,让他对摄影始终充满热忱。
数位相机的普及让摄影门槛降低,但陈庆隆强调,底片时代培养出来的严谨态度和敏锐观察力仍是摄影人必备的素养。他表示:“数位摄影技术再怎么发达,也无法取代摄影本质的瞬间真实性。”他认为,摄影者必须尊重自然,避免过度的后制与造假,保留画面的原汁原味。
摄影教育的推广与社会角色
作为资深摄影讲师,陈庆隆也特别注重摄影教育。他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地方摄影教育,教学足迹遍及乐龄族群、妇女团体、农会、医学院校等不同场域。他指出,摄影不只是艺术,更是人们沟通与表达的重要方式,每个人都能透过影像,将个人观察与内心感受传递给他人。
如何评价一场好的摄影比赛
“一场好的摄影比赛,应该具备清晰的宗旨与精神,这将决定参赛者的作品方向与深度。”陈庆隆说道。他认为摄影比赛不仅仅是比拼技术,更应呈现出文化价值与社会关怀。因此,他对即将重新启动的第五届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抱持高度期待。
他表示:“人文摄影是摄影领域中相当困难的类型,因为要真正拍出人与文化间的互动与自然,就必须深入对象的生活与故事,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他强调,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竞赛,更是透过摄影作品展现文化脉络与思想对话的舞台。
用影像保存文化的痕迹
陈庆隆分享自己曾拍摄传统酱油制作过程,当他近距离观察工人因长期接触盐分而磨损的掌纹,深深感受到文化与生活交织的痕迹。“这些细节才是真正的人文,记录下来就能让观者体会到背后的历史与情感。”他说。
谈到如何推广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陈庆隆提出许多具体建议。他认为,透过摄影展览与地方社团的积极参与,能有效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一代加入摄影行列。
他也特别提醒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不要给自己设限,要保持开放心态,像一张白纸一样去学习与观察,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摄影眼。”他进一步指出,东西方的美学观点不同,东方多注重散景与气韵,西方则强调焦点透视,这些都值得摄影人去研究与融会贯通。
摄影人生的美丽境界
陈庆隆最后以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摄影人生:“我的美丽境界,是在平凡中看见伟大,在生活中发现经典。”他希望摄影者能够多走出去,以观景窗为眼,用影像记录台湾最真实的风土民情,将台湾之美带上国际舞台。
这次第五届新唐人国际摄影大赛的重启,陈庆隆表示自己将积极参与,并呼吁摄影同好一起响应,共同让世界看见台湾丰富的人文之美。他强调,台湾最迷人的地方并非单纯的人物肖像或风景,而是经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庶民生活样貌与城市氛围,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点滴,才是最珍贵的文化资产。
“走出去、观察、拍摄,才能真正感受摄影的价值与力量。”陈庆隆坚信,透过每个人用心拍摄的影像,不仅能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也能向国际传递台湾的文化底蕴与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