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行政院海洋委员会9日召开“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会”成立大会及首次会议,由海委会主委管碧玲担任召集人,审议通过114年度基金预算及115年度概算,并逐条审议“海洋污染防治基金补助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及技术开发计划作业要点”草案,将专用于应急处置与灾难救援。
管碧玲强调,海洋污染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已成为全球无法忽视的问题,除了海废垃圾、陆源排入污染等议题外,对于台湾这个位处台风密集区的国家而言,海难事件所引发的污染影响更为严重,自2023年5月《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以来,台湾已历经10次台风,造成11艘船搁浅,突显海洋污染防治与应变工作对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
海委会表示,设置“海洋污染防治基金”是《海洋污染防治法》于2023年修正时的重要内容,来源规划分阶段征收海洋污染防治费,除既有的海洋弃置费外,优先针对原油进口部分进行征收,将专款专用于海洋污染防治及应变。 截至今年3月,已累积新台币2.1亿元,自2024年起每年提拨5千万元准备金,确保政府有足够经费迅速应对重大海洋污染事故。
海委会提到,由于海洋的范围广大,相关预防、监控的措施都必须运用科技工具以提升效能,因此海委会特别于海污基金编列相关补助研发经费,并订定“海洋污染防治基金补助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及技术开发计划作业要点”,于首次会议中逐条审议,期望透过基金支持技术创新,推动海污防治研究与应用。
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会委员陈姿蓉表示,从预防与防堵污染情势来看,《海洋污染防治法》提高相关罚则吓阻不良厂商外,授权征收海洋污染防治费、设立海洋污染防治基金,专用于海洋污染防治与应变,犹如一般家庭中“紧急预备金”的概念,使相关机关得以因应突发海污事故、加速海污事件发生时的相关部署,使相关危害尽可能降低。◇
责任编辑: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