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香港楼市低迷削弱开发商信贷力 中小银行面临风险
国际信评机构标准普尔(S&P)发表报告预测,香港住宅市场将迎接艰难的2024年。资料图片。(Anthony Wallace/AFP)
【大纪元2025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黄芸芸香港报导)国际信评机构标准普尔(S&P)报告指出,自2021年底以来,香港零售、商业及住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受评级开发商的信贷实力受压,并可能对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带来风险传染效应。
《明报》报导,该行认为,港府并未积极应对住宅供应过剩问题,2025/2026财政年度仍计划招标八幅住宅用地,预计可建13,700伙,与2024/2025财年的15,000伙供应目标相近。
标普表示,抵押贷款利率下降是重振住宅市场的关键,但香港利率与美国挂钩,而美国减息前景仍不明朗。政府近期下调价值300万至400万港元住宅的印花税,或能略微刺激小型住宅需求。然而,供应过剩问题在写字楼市场最为严重,2025年将有逾300万平方呎新甲级办公空间落成,创2008年以来新高,预计空置率将维持高位。
在零售市场方面,标普预期2025年仍将面临挑战,因消费者流向大陆电商平台,而楼价下跌对财富效应的影响亦可能进一步打击消费。零售业主将专注于以较低租金留住租户,避免租户流失对经常性现金流造成更大冲击。
标普指出,香港三大银行,汇丰(包括恒生)、中银香港及渣打香港的风险相对可控,因其主要贷款对象为拥有黄金地段资产的大型发展商及地主。然而,中小型银行的风险已上升,特别是对于杠杆率高、资产质素较低的小型房地产公司和开发商,信贷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