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武侠小说

大梁英雄传之王者归来(3)

古典武侠小说:李神洲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136
【字号】    
   标签: tags: ,

第三章 大葬

翌日清晨,大梁朝皇宫里的钟响了三声。萧丞相听闻,心道:大事不好,先是猎场太子失踪、镇远侯被害,如今皇帝驾崩,这肯定是幕后有人操控。急忙整装驱车直奔朝堂大殿。

满朝文臣、武将先后听闻,都明白是当朝皇帝驾崩了,纷纷整顿衣冠,身穿素服来到金銮殿。只见金銮殿大殿之上,庄严肃穆,梁文帝遗体已被穿上陵寝服饰和特殊处理,装殓入棺。刘皇后一身素服,宗亲王已穿上摄政王的皇服外套素服,在大殿上等候群臣。

大殿内侧跪拜著身穿素服的西宫皇后、皇妃、侧妃、贵妃、嫔妃、贵人及公主和小皇子。文武百官相继上前悼念,刘皇后、摄政王等皇族一一还礼。看到摄政王的出现,萧丞相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决定隐藏遗诏的决定是英明的。

这时,摄政王发诏悼念梁帝生平及平定四海之功绩,并宣布葬礼期间,从皇族、文武百官到平民百姓,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一概暂停。择日举办祭祀仪式,先帝大葬。同时,对外宣布先帝驾崩,储君三年内不宜继位,由摄政王代政。这同时也宣告着大梁朝走入摄政王掌权时代。

梁帝皇陵是一处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布局精巧的皇家陵墓。刘皇后、摄政王邀请文武百官参加先帝下葬仪式。下葬仪仗队伍有一千多人,手持兵器和旗帜,由扛夫三班轮流抬着,以避免疲劳导致棺材摔地。

下葬前,期间由皇家乐师吹响号角、哀婉的音乐,并有敬拜天地、向佛祖敬香、祭祀舞蹈、祭祀文献、祭祀宴会等礼节和仪式。一切礼成后,再由扛夫将灵柩抬到皇陵中间位置安放。

然后,大批的陶器、手工艺品、珠宝、玉饰被作为陪葬品,摆放在灵柩四周,随后皇族及文武百官做最后的怀念,最后皇族及文武百官都陆续离去,留下京城的能工巧匠对皇陵做封陵处理。

由于储君年幼,尚不能坐朝,朝中事务由摄政王代政。翌日,刘太后以太后之身份来到大殿。摄政王朱彪及文武百官施礼叩见太后娘娘。

刘太后威严地说道:“众卿免礼平身。如今先帝大葬礼毕,摄政王,哀家问你,围猎命案一事查的如何啊?”

摄政王道:“回太后,此事经三司会审,依据猎场情况和尸首检验,现已查明太子和镇远侯是被他人设计杀害,凶手使用的工具是毒箭和毒镖。”

文武百官听闻,都面面相觑。刘太后问道:“摄政王,哀家再问你,这毒箭和毒镖可有来历?”

摄政王道:“回太后,经查,弓箭和毒镖都来自于南方诸侯国夷国,而且据附近路过的老百姓回忆,当时看到猎场附近有夷国兵马踪迹。”

“哦!”众人都惊诧不已,竟然是夷国,伏击我大梁太子及镇远侯?

刘太后继续问道:“如果查证属实,真是夷国所为,将来诸事安定,群臣可商议应对之策,战则刀兵四起,和则派使臣前往。关于太子殿下的下落,可有知处?”

摄政王道:“启禀太后,已从朝廷征集调派人手,多方查找,目前尚未有下落。”

萧丞相道:“启禀太后,太子仁德,宅心仁厚,也许为掩人耳目,逃避追杀,藏于民间,也未尝可知呢?”

刘太后道:“但愿如此,太子吉人天相,有上天庇佑,高人保护,保我大梁朝江山社稷周全。”

这摄政王朱彪代理朝政后,逐渐笼络自己的势力,培养门生、结党营私、扩大实力。在朝堂上是呼风唤雨,春风得意。

慢慢地摄政王朱彪执掌朝堂大权后,性格变得暴戾、喜怒无常。朝廷都水监有一官职六品的小官,只因上奏折时写错字,不仅被革职,还被抄家;武将中一位五品镇南将军因玩忽职守,不仅被革职,还直接被处死。

但萧丞相背后有刘太后扶持,底下又有六部文官辅助,致使摄政王朱彪也不敢太过分造次,超越礼制、超越王法行事,逐渐地也形成一股正直、刚毅的力量在稳定大梁朝朝堂。

摄政王朱彪生活上则是骄奢淫逸、挥金如土,不仅妻妾成群,还派人四处搜罗美女。一次,摄政王在王府看戏时,一时得意忘形相中一女伶,竟不管其是有夫之妇,诱惑加威胁,威逼顺从与他,其荒淫程度令人咋舌。坊间一度传闻“无耻下流采花盗,花天酒地摄政王”。

后宫的刘太后,也一直在关注大梁朝的时局变化和太子的追踪调查,她不相信太子——自己的儿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她期盼太子回朝,荣登大宝、重掌皇权,母子团聚、享受天伦,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太子平安归来。

萧丞相在朝野多方面打探太子的下落,一来摄政王毕竟是摄政王,太子朱洪启才是正统;二来自己有先帝的遗诏在手,这张底牌就是刘太后和朝堂的未来;三来,摄政王败坏朝纲,从朝堂到民意,不得人心,下台是迟早的事。

关于太子的下落,一直是摄政王朱彪的心病。围猎当日,据参与伏击的头目回来诉说详情,太子身中剧毒,短时间内便可毒发身亡,可至今一直未见尸首,还是不能确定。而且,看如今朝堂的局势,自己篡位登基还不到时机。还有太子一日不除,自己就一直只是摄政王,而且难保有朝一日,摄政王地位不保。

摄政王朱彪派多批高手到各地寻找,而且他的侍卫长曾青还在江湖上成立青龙帮,自任青龙帮帮主。总舵设在古城长安,下设四大护法、八大分舵。曾青派出爪牙在武林和民间四处查找太子的行踪。

但奇怪的是,大梁朝朝野多路人马搜寻探察,太子朱洪启的下落就像谜一样,一直没有消息,也许他真的药性发作,不治而亡,也许这个答案只有太子自己知道。

三年之后,大梁朝天山北麓。虽然望上去天山山顶上依然是白雪皑皑,但天山的春天已漫山翠绿,春风拂过,生机勃勃。

天山脚下临近的村落石家村,临近中午时分,树林的上空出现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菜、做饭。

靠近树林的一户人家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劈柴声,旁边的木柴已堆得像小山一样。一个身高七尺,浓眉大眼、相貌堂堂的小伙子正在院子里劈柴干农活。院子里有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正忙着洗菜。

老太太笑着说道:“看看,如今云飞多能干,这左邻右舍都夸他,这孩子勤劳勇敢,还孝顺能干活,多好啊!”

老伯眉毛上扬,得意地说道:“是啊,老婆子,云飞干活又稳又快。”

两位老人家慈祥的目光落在年轻人身上,神情专注。

待续@

责任编辑:苏筱薏

点阅【大梁英雄传】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只见远远地从天山上飞来数十把长剑,呈扇形剑阵,剑上全是清一色青衣道人。为首一人青衣道袍,头戴纶巾,面容清秀,腰佩古剑,衣袂飘飘,仙风道骨。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京城洛阳,金銮殿周围,月光照处黑压压全是盔甲鲜明的军兵,宗亲王朱彪联合御林军统领把整个皇宫包围。对外谎称京城异变,为防止有人图谋不轨,保护皇帝安全。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随着哨箭的发出,各路人马是纵马驰骋、争先恐后,跃入春围狩猎的猎场。伴随着弓箭声此起彼伏和骏马的嘶鸣声,林中的一场王者争霸开始了。
  • 空旷的大殿悄无声息,高高的清池舞榭,红莲妖娆,纱幔迷濛,左侧依稀立着一个窈窕袅娜的粉红身影。
  • 悠长的通道,那一袭清丽的背影莲步轻移,泠然欲飞。然而那一声问得情切,司瑶的身形不禁一顿,那华丽高大的仪门近在眼前,却是如何也跨不过了。她深吸口气,强忍着澎湃的心绪,故作无所谓的样子驻足、回首。
  • 光阴倒转回五年前,司将军府中,斜阳楼阁,金辉满室。书房中萦绕着松烟墨的淡淡香气,梳着双鬟的少女立于宽大的书案一侧,静静地俯首研磨。
  • 荒院之中,似有悲风微吟,木叶摇落。楚云舒抑制着心头感触,耐心劝她:“不,老沈已经暗中解散了碧血堂,只留下参与计划的兄弟。而你,绝对不能再参与此事。”
  • 院墙上,斑驳松影随风摇曳,映入楚云舒的眼帘,恰似他欲言又止的心事。“我……”他眸光闪烁,随即字字坚定说道,“淮靖王拥兵自重,威慑君王;残害忠良,欺凌百姓。为天下人除害,正是我辈侠义本色。”
  • 明亮的火光,将一抹碧色的纱裙,染上稀薄的赤华,司瑶冰雪般的肌肤也多了一重茜桃色。她盈盈立于厅中,微微低首,却无视两班江湖人士的逼视,语调平缓地答道:“有位朋友冒险告诉了我,在座各位一定早就猜到了,恳请堂主不要追究她的罪责,司瑶愿为她承担所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