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书摘

往返天堂地狱的科学家——史威登堡 亲眼见证灵界

300年来灵魂探索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作者: 威廉‧怀特, 班杰明‧伍斯特, 柿子文化编辑部
《往返天堂地狱的科学家——史威登堡最精彩中文传记:亲眼见证灵界,300年来灵魂探索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书封图片。(柿子文化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062
【字号】    

史威登堡是17世纪十分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因为奇特梦境和异象,他成为第一位以科学家身份记录撰述所看见的神灵、天堂与地狱、预知的未来……

内容简介

一七四三年,主仁慈地向我显灵,

祂开启我的通灵眼,让我看到了灵性世界,

并赐予我与灵魂和天使交流的恩典,

我开始出版及发表我所见或上天向我揭露的各种奥秘,

包括关于天堂和地狱、人死后的状态、对上帝的虔诚崇拜、

对《圣经》的精神感知,以及如何促成救赎和真实智慧……

——伊曼纽.史威登堡

伊曼纽‧史威登堡 (1688~1772年)身为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的一员,专注于研究矿物、化学、物理、货币、解剖、天文等学科,并出版多本著作。

却在1743年的一段期间里,他所经验的一些奇特梦境和异象带给了他极深远的影响。

这位五十多岁的单身科学家,又是欧洲最显赫的思想家,开始把他全部的创作精力投入于探讨灵魂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上帝向他彰显了自己,他也游历了天堂与地狱,这些经历,戏剧性地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位十八世纪瑞典神秘主义者,爱默生称他为“一个伟大的灵魂”,并将他的地位视为与柏拉图、蒙田、莎士比亚、歌德等世界级代表人物等同,海伦.凯勒说他“一直是我克服局限性最强而有力的激勵”、更让日本哲学家铃木大拙称他为“北方佛”。其富有远见的著作更深深地影响了荣格、佛洛伊德、谢林、康德、巴尔扎克、爱默生、布莱克、斯特林堡、海伦凯勒、雨果、叔本华、托尔斯泰、惠特曼、班杰明.富兰克林、林肯、鲁道夫.史代纳、卡内基等等历史名人。

他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及心路历程?有哪些与亡者和天使的交流经历?传达了怎样的灵异世界观?

本书撷取威廉‧怀特所著的《伊曼纽‧史威登堡的一生》,以及班杰明.伍斯特所著的《伊曼纽‧史威登堡的一生与使命》两本书的精华,其中穿插了史威登堡个人著作的内容,全面勾勒出伊曼纽.史威登堡从科学家转变为通灵家的精彩过程,以及生活逸事、灵异经历、重要著作、灵异世界观、受宗教评议会抨击的经过、最后定居伦敦的生活等等。

精彩节录

◎与灵性世界的交流

根据史威登堡本人的描述,他在主的鼓励和庇护下,开始了与灵性世界的交流。现在,我们把这一切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个事件贯穿了他的后半生,假如我们不清楚它的性质和条件,就无法正确理解其后的一切。

他在一封信里提到:“我受主的亲自召唤担任一项圣职。一七四三年,主仁慈地向我——他的仆人——显灵,他开启我的通灵眼,让我看到了灵性世界,并赐予我与灵魂和天使交流的恩典,至今我仍然享有此一殊荣。从那时起,我开始出版及发表我所见或上天向我揭露的各种奥秘,包括关于天堂和地狱、人死后的状态、对上帝的虔诚崇拜、对《圣经》的精神感知,以及对于促成救赎和真实智慧上,至为重要的其它许多事情。”

他在《天国的奥秘》的序言中写道:

慈悲的主,多年来允许我不间断地与灵魂和天使相伴,聆听他们的对话,也与他们交谈。我因此得以见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惊人之事,以前从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也无法想像得到。在那里,我有机会了解不同类型的灵魂和人死后的状态;以及地狱,即不忠诚者的悲惨下场;还有天堂,即忠诚者的最幸福境界;另外,尤其是整个天堂都认可的信仰原则。

然而,在灵性现象开始发生在他身上很久之后,他才想到与灵魂交谈的可能性。事实上,他对灵魂一无所知。他相信圣灵和魔鬼的力量,也相信天使,但对充满曾经是人类的灵魂和天使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逐渐获得这种知识的:

一七四四年,十月三日到六日。我已经见过好几次灵魂,各式各样的都有。圣灵就是基督的灵魂,是唯一带有所有真福的灵魂。其它的灵魂以数千种方式诱惑人去跟随它们,但那样做的人会招至不幸。另一次,我想起了可拉(Korah)和大坍(Dathan),他们曾将怪火带到祭坛上,但无法献上。当引入并非来自基督的火时,情况就是如此。我也看曾到一种像是火的东西朝我走过来。因此,灵魂之间有所区分是有必要的,但除非是透过基督自己和祂的灵魂,否则不可能做到。

若干年后,他在提到我们已经描述过的各种灵性现象之后,表示:“最后,有个灵魂对我说了几句话,我当时非常惊讶,他能感应到我的思想。后来当我的心灵被开启时,我非常惊讶自己能与灵魂交谈;而灵魂们也很惊讶我会感到惊奇。由此可见,人们要相信自己是透过灵魂而受到主的支配是多么困难,以及他们要放弃自己是在没有灵魂的参与下过生活的看法是多么困难。”

这个事件的日期似乎是一七四五年四月中旬,也许当时他仍在著述《对上帝的崇拜与敬爱》。关于这个事件的最详尽记录是由他的朋友罗伯桑提供的。罗伯桑是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的财务主管,在史威登堡晚年时与其关系密切,并以瑞典文写下了史威登堡的回忆录。

他表示,当他问史威登堡在哪里和如何能看到和听到另一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时,史威登堡回说:

我当时在伦敦,在一家我习惯用餐的旅馆吃了一顿很晚的晚餐,我在那里有自己的客房。我的思绪被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所吸引。我很饿,食欲很好。在用餐快结束时,我注意到我的眼前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浓厚,然后我看到地板上爬满了十分可怕的爬行动物,像是蛇、青蛙等类似的生物。我感到惊讶,因为我是完全清醒的,我的思绪很清晰。最后,黑暗变得更深沉,然后就突然消失了。我随后看到一个人坐在房间的角落里:但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他的话让我非常害怕,因为他说:‘别吃太多。’我的眼前又变得一片漆黑,但马上又清晰起来,我发现自己独自一人在房间里。

从史威登堡初次听到灵魂对他说几句话时的惊愕,以及卡尔.罗伯桑对于这件事情的陈述,我们可以推断这位“男士”是一个灵魂。

罗伯桑提到这个情况,是在他问史威登堡在哪里和第一次如何看到和听到灵魂时,史威登堡做出的答复。因此,关于同一个人在第二天晚上再次出现的描述中,罗伯桑可能有些混淆。然而,根据史威登堡的说法,当主向天使和人显现时,祂是附在天使身上,并透过他的口来说话。因此,可能是同一位来自主的天使,白天在和史威登堡一起参与的灵性思想中与他同在,然后警告他不要过分追求肉体的需求,接着晚上再次指导他有关主正在为他准备的工作——一开始以人的形象出现,给予人的劝告,然后作为主,下达他的命令。

根据罗伯桑的描述,史威登堡继续说道:

我回到家;在夜晚,同一个人再次显现在我面前,但这次我不再感到恐惧。他说他是主,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救赎者,他选择了我来向人们揭示《圣经》的灵性意义,他自己会指示我,我应该在这个主题上写些什么。那晚我也看到了异象,至此我完全确信灵界、天堂和地狱的真实性;我在那里认识了生活中各种环境里的许多熟人。从那天起,我放弃了一切世俗的科学研究,并根据主吩咐我写的东西,努力从事灵性的事做。后来,主经常在每天中午开启我的眼睛,让我看到另一个世界,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与天使和灵魂交谈。

我们可能会感到惊讶,第一次的宣告竟是如此简单的劝戒,史威登堡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多的着墨。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是一个饮食过度的人,但毫无疑问,当他感到饥饿时,他暂时投入在满足身体的需求里,而他的想法也从高处落下。与他同在的灵魂或天使会察觉到他的堕落,然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会责难他。禁食和祈祷,是摆脱自私和邪恶的手段。

就史威登堡而言,他已经做过了生活的改革,然后是一种非常深入的内在重生。正如我们所见,这种重生必须由内到外,直到它净化了整个生命,而且由于是从内在的根源开始,所以比起最初的改革会更加完美。

◎面临灵性试炼

然而,他必须经历许多而严厉的灵性试炼,也就是邪灵对他视为真和善的一切的攻击。在即将爆发的天国力量与地狱力量之间的战争中,在《圣经》中的主的降临之光,与滥用神权者和不信神者的黑暗之间的对立中,他站在前哨。他是人间的掌旗手,是未来的见证人。一旦对抗这个旗帜,对抗他的见证,当然会引起地狱所有力量的联合攻击。当然,他遭受了灵性的暴力,但他毫不畏惧,也毫发无伤;因为他所对抗的并不是他自己。当恶魔想要毁灭他时,他们说他们不能那么做,因为他什么都没有;但如果他有,他们就能那么做。因此,他向生命显示,如果他把自己身上的任何东西看作是自己的,那么恶魔们就会有东西可以攻击,并且毁灭他。是真理之灵来引导他进入所有的真理,这是他们攻击的对象,但直理会自我抵御,也会保护他。

因此,当他在解开《创世纪》的灵性意义时,他说:“到现在已经几年了,尽管也在肉体中,但我一直与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在一起,被邪恶的灵魂包围,是的,是最坏的那些灵魂。他们被允许将他们的毒液注入到我身上,用尽各种办法来侵扰我。然而,他们连我一根头发都伤害不到,因为主将我保护得十分周全。”

似乎在海上,他也得到了这种平静的保护。在履行他的使命、著述和出版的过程中,他经常横渡暴风雨肆虐的北海,来回于伦敦、斯德哥尔摩或阿姆斯特丹之间。一艘他经常乘坐的船的船长告诉他,他随时都欢迎他的搭乘,因为只要他在船上,航程就一定会顺利。

在史威登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方面就是神的旨意。让一切事物屈服于神的旨意,由圣灵引导和保护,就是我们的主在人间的生活中给我们的完美榜样,他应许他在重生中跟随他的所有人。史威登堡如此醒目地被赋予这种特权,既是因为这是他要履行的服务的必要手段,也是做为当我们的主最终再降临时,他为我们所做的准备的榜样和协助。

威尔金森博士在对这种变化有很好的描述:“确实,当我们从他以前的生活转移到现在正在讨论的生活时,似乎在谈论另一个人,一个经历过巨大改变的人,尝过了死亡的祝福,卸下了心灵上的重担,如世俗烦恼、科学和哲学等。他在自然界高飞的旺盛时期,已在他脚下的尘土中沉睡,他雄辩的豪爽魅力已然迟暮,永远不复在。……这是一个脱离肉身的明显例子——从世俗生活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要思考上升到另一个世界时的史威登堡,他仍然是一个凡人。达到了那种崇高境界之后,他几乎不再提起他的科学生活,尽管他仍然怀抱着那种精神,就像一个被释放的灵魂对待坟墓中的肉身一样:他只是在某种高等记忆中拥有它,使他在新追寻的事物上获得成果。”

史威登堡在研究物质组成时,很早就意识到必须承认一个层次存在于另一个层次之内。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他宣称太阳产生了三种大气层,更细致的那个被包含在另一个之内,并且做为更微妙力量的介质。后来,在研究人体结构以了解灵魂的位置和作用时,他越来越感到一个层次的物质和行动存在于另一个层次之内的固有性。

直到灵性世界向他敞开大门的几年前,或者他考虑研究神学之前,他著述了我们所见的有关教义的离散程度和程度之间呼应性的作品。现在,他看到灵魂是与身体层次不同且位于其内部的一个层次,两者之间存在完美的相应关系;他深信这种相应关系是解读《圣经》内在含义的关键。

他渴望揭露这一点,但在做到这一点之前,他必须透过经验去学习心灵中的离散程度,以及在自然之内和之上的灵性离散性,一个是自愿地靠主而生活,另一个则是靠自己和为自己而生活。

当他学到了和准备好的时候,他被提升到更接近主的位置,并在祂的光芒中看到了自然意志的罪恶性质,于是他努力祈祷,奋力争取解脱,直到最后他从灵性心灵中的神性里产生了快了的感觉,他不再渴望靠自己的意志生活,只渴望靠主的意志生活。在与身体相关的外在心灵中仍然存在一些悲伤,但内在却充满了喜悦和平静。因此,史威登堡透过理论和经验的训练,而能领悟和揭露福音中关于化身和救赎的教义。

◎与灵魂对谈的情况

卡尔.罗伯桑提到,史威登堡从未生过病,除非遭受试炼的袭击,但他经常有牙痛的困扰。有一次,罗伯桑看到史威登堡遇到这种情况,当时他抱怨严重的牙痛持续了好几天。罗伯桑向他建议一种舒缓疼痛的常见疗法,但史威登堡立刻回答说,他的牙痛不是由于患病的神经引起的,而是由诱惑他的伪善者从地狱大量涌入引起的。他们诱惑他,并透过对应关系造成疼痛,他说,他知道这种疼痛很快就会停止,彻底离开他。

另一次,罗伯桑引用了园丁妻子的话:

一天午餐过后,我进入史威登堡的房间,看到他的眼睛像一道明亮的火焰。我倒退一步,说:“老天啊,先生,你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你的表情好奇怪。”他回答说:“我看起来像什么样子?”我把所看到的告诉他。他回答说:“别害怕,上帝赐给我这双眼睛,让我看到这个世界上的灵魂。”这种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就像他所说的一样。

她对罗伯桑说:“我知道当他与天上的灵魂交谈时,他的脸上会出现愉快、平静和满足的表情,看到的人也会感到开心;但当他与邪恶的灵魂交谈之后,往往会显得悲伤。”

关于史威登堡受到的试炼,罗伯桑从园丁夫妻那里收集了一些资讯。

他们说,史威登堡经常在房间里大声说话,当邪恶的灵魂与他同在时,他会感到愤怒。因为他们的房间离他的房间很近,所以他们能够听得很清楚。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晚上如此不得安宁时,他回答说,邪恶的灵魂被允许诋毁他,而他与他们谈话,并且感到愤怒。

他经常会痛苦地大哭,大声呼喊,向主祈祷道:“哦,主啊,帮助我!哦,我的神啊,不要离弃我!”当一切结束后,家里的人问他哭泣的原因时,他说:“感谢上帝!现在已经过去了。你们不必为我担心,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都是上帝所允许的,他不会让我承受超出我所能忍受的试炼。”

有一次,在经过这么激动的悲叹之后,史威登堡躺下来,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从床上起来。这让他家里的人非常不安,他们谈论者,推测他可能是因为某种巨大的惊吓而死亡。他们考虑强行打开门,或是召集他的密友前来。最后,有人走到窗前,非常高兴地看到他的主人仍然活着,因为他在床上转身。隔天,史威登堡按铃之后,园丁的妻子进来告诉他,她和丈夫对他的状况感到担忧。然后史威登堡摆出一副愉快的表情,说他正在康复中,什么都不需要。

◎瑞典女王的试探

史威登堡和灵魂交流的事情变得广为人知,众人对他提出五花八门的需求,希望获得各式各样的讯息。

瑞典女王问他,他的灵性交流是不是一种可以传授给别人的科学或技术。他回答说:“不,这是主的恩赐。”女王说:“那么,你能与每一位亡者交谈,还是只能与特定的人交谈?”他回答说:“我不能和所有人交谈,只能和我在这个世界认识的人交谈,包括所有的王室成员和王子、所有著名的英雄,或者我认识的伟大、博学之人,不管是我见过面的,还是透过他们的行动或作品而了解的。也就是说,我只能与那些我能够对他形成概念的人交谈,因为我可以想像;但对于我从不认识且无法形成概念的人,我既不能也不愿意与他交谈。”

普鲁士王子是瑞典女王的兄弟,在他过世不久后,当史威登堡在宫廷时,女王注意到他并询问:“那么,评鉴委员,你见过我的兄弟吗?”他回答说:“没有。”于是,她开玩笑地说:“如果你见到他,请代我向他问好。”

八天之后,史威登堡再次来到宫廷,但是时间太早了,女王还没有离开她的公寓“白屋”,当时她正在与侍女和女官交谈。史威登堡没有等女王出来,而是直接进入她的公寓,在她的耳边轻声说话。然后,女王突然受到惊吓而昏倒,经过一小段时间都还没恢复。等到她恢复意识后,才对身边的人说:“他刚才告诉我的事情,只有上帝和我的兄弟才知道。”她承认史威登堡谈到了她与王子最后的通信,而信件的内容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本文节选自《往返天堂地狱的科学家史威登堡最精彩中文传记:亲眼见证灵界,300年来灵魂探索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柿子文化)◎(书封)

《往返天堂地狱的科学家史威登堡最精彩中文传记:亲眼见证灵界,300年来灵魂探索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书封。(柿子文化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故事中,伊丽莎白的偏见产生于她的视角和观念。当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用自己仅知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方式为标准去衡量达西时,达西怎么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欢甚至是令人气愤的。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