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胡乃文开讲】

春天养生喝两碗汤 远离百病之长“风邪”

文/胡乃文、张瑛瑜

台湾人常喝的四神汤很适合春天养生。(龚安妮/大纪元)
人气: 7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每到春天,你是否会感到头痛、皮肤痒、关节酸痛、犯困?其实这些都是“风邪”出来捣乱的征状。

在中医理论中,人生病与六种邪气有关,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其中,风邪是“百病之长”,可说是“疾病界的带头大哥”,能够引发最多疾病,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出现。

风邪常常与其它邪气“拉帮结派”,一起对人下手。当“风邪”遇上“寒邪”,就容易导致感冒﹔冷风一吹,令人头痛、脖子僵硬,感觉像是被冻住了一样。

当“风邪”与“湿邪”、“寒邪”结合,则可能引起关节肿痛、行动力降低。

“风邪”若加上“燥邪”,则可能导致皮肤干痒,严重时让人抓得皮破血流。

若“风邪”与“热邪”结合,则容易产生头痛、发烧、烦躁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中风。

按穴位止头痛

春天气候多变,一吹到冷风,就容易被“风邪”入侵,导致感冒头痛,特别是电单车手、外送员、业务员等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要尤其小心。预防头痛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脖子温暖,例如戴围巾,避免冷风直接吹到。

这种风寒型头痛通常从后颈、后脑勺开始发作,伴随眼睛胀痛,让人难以专心工作。对付这类头痛,其实不必花钱买药,只要用大拇指按压左右两个“风池穴”与“风府穴”,这些穴位位于后脑勺发际线上方凹陷处(如图),每天按摩13分钟,就能有效缓解头痛。

用吹风机吹风府穴和风池穴,有助退烧。(健康1+1/大纪元)
风府穴和风池穴。(健康1+1 提供)

缓解皮肤痒的汤

春天的“风邪”经常与“热邪”一起作怪,使皮肤出现红疹或风团块,遇热则更痒。这时候,我推荐大家喝“绿豆甘草汤”,此汤解毒效果极佳。

《食疗本草》记载,绿豆有补益作用,能调和五脏、安定精神,让全身的经络(能量通道)畅通。而且,要注意吃绿豆不宜去皮,才有药用效果。现代研究也发现,绿豆富含蛋白质及抗氧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毒作用。甘草则是中药界的万能搭档,能与其它药材调和,增强疗效。

绿豆甘草汤

材料:绿豆300克、生甘草15克(4、5片)、水1000毫升。

做法:将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浸泡1小时,再放入生甘草,煮滚改小火煮约15分钟,熄火闷5分钟。如果你喜欢吃甜的,放适量砂糖搅拌均匀就可以喝,不加糖直接喝也是可以的。

要注意的是,身体畏寒、消化不良、腹泻的人不宜吃太多绿豆或喝太多绿豆汤。

改善关节痛的汤

不少人一到春天的下雨天,关节就会僵硬疼痛,甚至比气象台还早感知气候变化,这其实是“风邪”作祟。当“风邪”入侵,导致经络不通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就会感受到更明显的疼痛,严重时甚至关节变形。

中医认为,风、寒、湿这三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关节、骨骼、肌肉疼痛,统称为“痹症”。祛风除湿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食疗,台湾的传统小吃“四神汤”就是很好的选择。

四神汤

材料:芡实60克 、淮山30克、 莲子60克、 伏苓25克、 薏仁30克、 水1500毫升

方法:在锅中加入1500毫升水,将食材洗干净,倒入锅中,开大火煮开后,小火煮40分钟即可。

四神汤可以加入一些肉类同煮,味道更好,台湾人习惯加入猪肠或猪肚,也可以加入排骨、鸡肉,素食者可加入蘑菇,变化不同口味。

四神汤具有去湿的功效,也能改善腹泻或胀气等肠胃问题。但需注意,孕妇不宜食用,因为薏仁中的薏仁醇可能引发流产。

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避免食用鱼皮、内脏、草菇、芦笋及浓肉汤,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发炎反应。

春天养生的三种食物

古籍记载“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意指春天若受风邪影响,到了夏天消化系统就容易出问题。

以下三种食物特别适合春天食用:

1、菠菜:中医认为春天是养护肝脏的季节。菠菜补养肝脏,具有活血补血、润燥止渴、保护眼睛、延缓衰老的作用。

2、黄豆芽:黄豆芽被称为“春天的排毒神器”,能清热解毒、利尿排湿,帮助改善春季过敏与皮肤痒。有研究发现,大豆发芽能促进生物活性化合物在肠道的释放,尤其是发芽4天的大豆,活性胜肽等成分是没发芽大豆的6倍,抗发炎效果更好。

3、枸杞:枸杞是补肝肾的最佳良药,既可以泡茶饮用,当作零食吃效果也很好。每天吃一小把枸杞,还有助于保护眼睛,使气色变好。

此外,枸杞的成分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Zeaxanthin dipalmitate),是一种对肝脏有益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保肝、抗纤维化、抗氧化及抗发炎等作用。

春天是风邪活跃的季节,做好保暖、调整饮食、适当按摩穴位,能有效减少风邪对身体的影响,让身体保持健康。@◇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观赏视频

责任编辑:张晓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