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魁见外商喊投资 分析:欲将外商变人质
【大纪元2025年03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骆亚采访报导)中共党魁习近平周五(3月28日)在北京会见四十多家大型跨国企业高管。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经济衰落的背景下,习近平希望外企继续在中国投资。
分析认为,中共试图诱惑外商从国外调集资金投资中国,是不大可能的,外商在中国缺乏制度保障。不过中共是不会轻易让外企在华资金流走的,它会逼着外商再投资中国。中共等于把外商变成了人质。
习会见外商希望继续对华投资
据央视报导,蔡奇、王毅、何立峰等中共高层官员参加了这次会见。在逾40家外企中,4家来自美国、15家来自欧洲、5家来自亚洲、1家来自南美。
在美中贸易战逐步升级的形势下,今年出席这次论坛的美国首席执行官人数明显减少,而欧洲的企业高管相比增多。
习近平在会见中提到,外商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
习近平称,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他希望外商继续投资中国。不过,据全球资料库网站Numbeo日前公布的2025年全球最安全国家排行榜,中国没有进入前十,而排名第四位的台湾,是华人世界中最安全的地方。
为了吸引外资,除以上论坛外,近一周,北京还举办了另2场重大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和中关村论坛,吸引大批商界领袖赴华。
外商对华投资剧降 分析:中共朝令夕改 缺乏制度保障
习近平发言时,还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但是,中共收紧监管造成的不安情绪、对外国公司缺乏理由的调查,以及偏向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环境,路透社说,都在削弱商业信心。
去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净额下降1680亿美元,资本外流规模创1990年以来的最大规模。2024年,外商对中国的投资规模仅为45亿美元,只剩2021年3440亿美元的历史高峰的1.3%。
对于外资为何撤离?美国圣托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对自由亚洲表示,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也不是开放的市场,对外商仅是口头承诺,可能朝令夕改,缺乏制度保障。即使外商与国有企业合作,也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安全与利益保障。
他提醒,“没有真正的市场开放与法治化改革,外资风险仍然存在。再者,中共过去已有多起掠夺公司的案例,使外资对中国失去信任。北京过去靠空头支票吸引外资,经过30年的经验教训后,如今这种说法已不再被相信。”
美国川普政府正计划4月2日实施“对等关税”,舆论普遍认为将进一步冲击全球贸易。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3月28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中国的全球化是利用自身的低人权低成本优势输出廉价商品占领全球巿场,而把全球产品排斥在国门之外,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现在遇到巨大的挑战。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蔡慎坤说,正在构筑面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对等贸易对等关税是大趋势,这无疑让中国的输出模式难以持续,不仅是经济发达国家,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掠夺性贸易都会提出反制措施,
他认为,特别是中共对外资自相矛盾的政策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冲突,使得外资会更加谨慎投资中国,虽然奔驰汽车声称继续追加投资,但在民粹高涨的背景下,对外资的监管力度会加大,扶持自主品牌的政策会公开化,外资在中国只会愈加艰难。
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不少外资企业改变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包括将产业链移往其它国家。
习会见外商前示好 释放外企人员 被指将外商当人质
习近平在这次会见外商时承认,“这些年,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也确实遇到一些问题。”他承诺,中国将扩大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保障在华外企同等享受国民待遇;为外商投资提供便利。
在强调投资环境的同时,习近平引用《淮南子‧齐俗训》中的内容表示,“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警告要外资遵从中共的法律法规,并暗指美国“搞小院高墙、关税壁垒”,暗示外资应该摆脱美国的游戏规则,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时事评论员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会见这些外企,要他们遵守中共的规则,其实这是赤裸裸的敲诈行为。中共没有一个独立的法制,可以出于某种政治目的随意抓人,致使外商在华投资面临很大风险。”
王赫指出,习近平一方面要求外企遵守中共的规则,另一方面他又对外企示好。此前中共抓捕美国审计公司的5名员工现在被释放,结果适得其反。
就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闭幕的第二天,美国审计公司美思明智(Mintz Group)宣布,中共当局已释放该公司被拘留两年多的五名员工。据路透社此前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称“美思明智”曾就中国新疆地区供应链可能存有强迫劳动情况,进行调查。
王赫认为,中共试图诱惑外商从国外调集资金投资中国,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中共是不会轻易让外企在华资金流走的,它会逼着外商再投资中国。中共等于把外商变成了人质再“关门打狗”。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