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家长送托比率提升,也让儿虐事件从家中转变成家外保母、托育中心对儿童施暴。立委表示,现行制度在儿虐认定、各县市执行管理制度不一,另因家外儿虐案件涉及三个不同单位,资讯无法串接,导致有些案件被遗漏。卫福部次长吕健德表示,已拟定“儿童托育服务法草案”,预期本会期送至立法院审查。
台湾正面临少子化冲击,政府积极推动0至6岁国家养政策,包括调高公共托育、准公托补助,希望减缓家长压力,但随着剀剀案、北市幼儿园狼师案接连发生,也让外界开始重新检视保母、托育中心的制度问题。
★相关阅读:
托婴中心女婴窒息亡 竹市开罚24万、勒令停办
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27日就“少子女化冲击,如何营造友善托育环境”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立委林月琴表示,台湾早在2019年就已达到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的“生不如死”状况,政府确实提出公共化、准公托等相关政策,期盼让年轻夫妻、未婚者生愿意养小孩,但当家长把孩子送托时,政府却没有相对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孩童安全。
林月琴说,过去儿虐案件大多以家内案件为主,随着政策改变,家外儿虐案件逐渐增加。现在最大问题是保母及托婴中心儿虐案就涉及家防中心、地方社会局儿少科及托育科等三个不同单位,资料讯息没有连结,最后就会有案件被遗漏。
林月琴表示,以台北幼儿园狼师案为例,不当对待孩子的老师涉案后,持续到下一个单位任教,但因为最后案件没被受理,进而造成39个儿童受害。针对儿虐案件,应归属同一单位受理。
卫福部次长吕建德表示,当中涉及《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幼儿教育及照顾法》、《儿童托育服务法》的衔接。目前《托育服务法》已经独立立法,正在拟定“儿童托育服务法草案”,预期本会期送至立法院审查,至于裁罚样态及基准仍待进一步整合。
现行儿虐认定制度存在缺陷,当家外儿虐案发生时,往往因孩子受伤轻微而不被认定为儿虐,加上社福中心启动裁处的决定权都在单一社工身上。卫福部保护服务司长张秀鸳表示,目前研拟的方向会朝审议会方式处理。
林月琴说,台北市接连发生剀剀案、狼师案,不应纵容此类事件发生,否则如何让家长安心?卫福部社家署副署长张美美表示,卫福部的草案版本目前已邀集《行政法》专家讨论,未来可将计点制纳入该条文子法。
另外,虽然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但实务上各县市对保母、托育中心的管理标准不一致,连职训聘用的老师都让人担忧。林月琴说,她曾参与不当对待会议,孩子被强押吃饭,老师却认为这很正常,从前端课程就存在问题。老师不认同《儿童权利公约》(CRC)内容,传达错误资讯,可能使保母误解而伤害儿童,中央政府应强化标准的一致性。
吕建德回应,孩子的发展不能等,在少子化时代,每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无论是对家内或家外的儿虐案都是零容忍,未来将强化承办同仁的教育训练。◇
责任编辑:林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