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31岁的唐小姐因下颚第二大臼齿蛀牙及根尖囊肿需拔牙,传统治疗是透过“人工植体”植入缺牙处。经过高医跨团队的专业评估后,决定进行“自体牙移植”手术,应用导航系统搭配3D列印技术与显微镜,将左上智齿移植到缺牙处,移植后复原状况良好。唐小姐说,没想到可以把原本以为无用的智齿移植过来,现在吃东西都很安心,没有异物感。
根尖囊肿是口内最常见的发炎性囊肿。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临床上初期都不太有明显的症状,都是在x光片中意外发现,等到有红肿痛,甚至连脸部变形时,都已是很大的囊肿了,宛如口腔内的未爆弹。
高医牙科部主任杜哲光表示,牙齿移植手术是将患者的智齿取出,经过妥善处理后,立即移植到缺牙的位置,并透过固定与后续的调整,让牙齿在新位置稳定生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年轻患者,尤其是有健康、多余智齿的情况下,能够将原本无用的智齿变成有用的功能性牙齿。
高医牙髓病科主任庄富雄表示,自体牙移植虽行之有年,但一般民众较为陌生,且传统治疗的变数也较多。高医利用尖端的导航系统和3D列印模型,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手术精准度与成功率。此技术讲究植体与骨头的融合,因保留了自然牙的牙周韧带,让牙齿和骨头间有一个缓冲地带,能提高患者的咬合舒适度,手术恢复期也快。
庄富雄说,相较人工植牙需时半年,自体牙移植为单次手术,后续搭配完整根管治疗仅需约2个月。之后患者仍可植牙。
高医牙髓病科主治医师李惠娜提醒民众,当口内有缺牙情形时,若有自体牙移植的需求,可请牙医师评估智齿是否适合作为移植牙齿的来源。并非所有智齿都适合保留,若智齿生长位置适当且健康,可能成为未来移植的选项;但若因空间不足、清洁困难或引发牙周问题,仍应考虑拔除。透过定期口腔检查,民众可以及早规划,为牙齿健康多一层保障。◇
责任编辑: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