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报导)川普关税政策刺激制造业回流美国,将影响全球经济及企业供应链的布局,不少台商可能考虑更大规模投资美国。不过,资诚会计师事务所(PwC)提醒,前往美国市场经营业务涉及复杂的税务考量,若遭美国当局裁罚,恐在付出额外成本的同时损及商誉,台商应避免五大税务陷阱,出手前宜多评估。
资诚美国业务负责人苏宥人指出,首先,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为不符美国税务申报要求。台商拥有的美国子公司必须提交Form 5472,申报美国子公司与台商母公司或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未提交或错误申报恐遭罚款25,000美元以上。台商拥有美国子公司-无论子公司是否有收入,必须申报Form 1120,即美国子公司所得税申报表。拥有美国分支机构的台商必须申报Form 1120-F,且美国国税局(IRS)可能对分支机构向台商收益征收30%的分支利润税等,要特别注意。
第二,违反移转订价规则。许多台商低估美国移转订价规则的复杂性,未能记录适当的订价方法。若无适当文件,IRS可能调整企业的应税收入,导致额外税务负担和罚款。台商的美国子公司应保持公司间交易的全面纪录,让移转订价政策有据可查。
第三,忽视美国州税。台商的美国子公司在美国销售商品或服务,若在该州达到一定的销售额或交易门槛,必须向客户征收和缴纳销售税。美国各州还会对美国子公司拥有的财产征税,包括不动产、设备和其他资产,未能遵守州税义务可能导致罚款、利息,甚至丧失在该州经营的权利。
第四,未正确预扣美国来源收入税款,可能导致IRS的审计、罚款和利息。美国子公司通常必须对支付台湾母公司的某些款项扣缴税,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形式的收入,例如股息须扣缴30%的税,除非税收协定降低税率。目前台湾与美国的类租税协定仍等待美国参议院批准,若通过后将降低扣缴税率。
第五,退出美国市场的潜在税务后果。如果台湾母公司决定清算美国子公司或转移美国子公司的资产,将触发退出税,可能适用在资产出售、股份转让或无形资产的跨境转移。若将利润从美国转移到台湾母公司,可能适用扣缴税。台商须提前规划,才能避免退出美国市场时产生意外的税务负担。◇
责任编辑:晓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