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伦大教堂:拥有千年历史的英格兰诺曼式建筑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于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杜伦大教堂的历史可追溯至1093年,当时的主教威廉‧德‧圣加莱(Bishop William de St-Calais )下令建造一座教堂来存放圣卡斯伯特(St. Cuthbert)和他的传记作者神学家圣比德(Venerable Bede)的遗物,并作为本笃会新的修道院教堂。建筑于1133年完工,展现创新的建筑技术,包括肋状拱形天花板、造型尖拱与大型石雕。建筑的设计明显影响了哥特式建筑,成为重要的建筑和历史地标。
大教堂的内、外部设计均为罗马式风格(Romanesque)。外观状似堡垒,中央有一座塔楼与靠近西侧的两座塔楼,皆以典型诺曼式风格的石材与线条装饰。中央塔楼高218英尺,最初设计目的是为了让朝圣者知道教堂所在。西侧两座城垛塔(crenelated towers)的顶端皆有尖塔装饰,中间有巨型拱形窗。当地产的砂岩建材让建筑物随着光线变化而呈现温暖的色彩。此外,西侧入口以一座巨大拱门著称,窗户高大而细长,宏伟的氛围油然而生。

教堂立面也是诺曼式建筑的典范,结构与细节的搭配协调一致。中央楼的两侧连结两座塔,塔上各有一座尖顶和精美的石雕;中间上方可见一巨大圆形玫瑰窗,以精致的花窗格装饰;两侧排列着许多细长的尖顶窗。另外,深、浅色石材交错运用,更显建筑细节。

教堂的内部设计,以十字形的中殿为特色,巨型石柱向上支撑挑高的肋状拱顶天花板。此外,造型圆拱增添空间美感,而天窗则让室内光线充足。
教堂的设计亮点,例如配有长排雕花木椅的唱诗班,装饰精美的高坛圣堂,保存圣卡斯伯特及其遗物的圣殿,以中世纪绘画装饰的加利利小堂(Galilee Chapel),细长的石柱以及精致的回廊。杜伦主教座堂也收藏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反映历史和昔日作为修道院的角色。
中殿
大教堂内部的中央是中殿。两侧矗立着高耸的砂岩柱,每座柱子上都有几何图案雕刻。中殿的拱形石材天花板高72英尺,横跨492英尺长。它是现存最早的肋状尖拱顶之一。十字形中殿的尽头可见著名的玫瑰花窗与装饰精美的挑高祭坛。

唱诗班
唱诗班是杜伦主教座堂的核心,位在中殿十字口的后方。它不仅是日常礼拜场所,也是教堂发源地,更是杜伦主教的官方座堂所在。空间特色包括木头雕花长椅,呈现中世纪精湛的工艺。长椅上方配有大管风琴。唱诗班是教堂建筑最早的一部分,修道士每天会聚在这里祷告七次。

圣卡斯伯特圣殿(The shrine of St. Cuthert)
圣卡斯伯特圣殿,位在唱诗班后方。圣卡斯伯特葬在一块石板下方,他是北欧重要的圣人之一。圣殿里可见圣卡斯伯特雕像、细长的石柱,以及美丽的拱形天花板下的造型尖拱。石棺上方有一块天篷(tester),像是一种遮罩,上头绘有彩色的镀金圣人像。

回廊
回廊(Cloister)位在中殿的南侧,是昔日教堂修道院生活的一部分,由主教休‧勒‧普伊塞特(Hugh Le Puiset)建造。修道士会在这里打坐、阅读和研究经文。这条建于12世纪有遮蔽的走道,配有窗户和造型尖拱,面向一片草地,名为“回廊庭院”(Cloister Garth)。回廊于15世纪改建,镂空石窗饰(Tracery)于18世纪翻新。

规章厅
“规章厅”(Chapter House)位在回廊的东侧,是另一个罗马式建筑典范与教堂早期修道院生活的证明。“规章厅”由主教沃尔彻(Walcher)于1071至1080年建造,其命名源自修道士每天大声朗读一章修道院规则的仪式。室内为矩形,末端呈半圆形,符合罗马式和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共同特征。墙壁以精巧的雕刻与造型装饰,还有一系列拱顶造型细长的彩色玻璃花窗,把自然光线引进室内。

原文:Durham Cathedral: England’s 1,000-Year-Old Norman Sit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